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萤火之光点亮璀璨星河

——致敬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

发表日期:2022-10-31 来源: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 作者:高冰心 本页责编:左彦,曹翠峰
人阅读

8月的拉萨,晴空万里。本该属于阳光和欢笑的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拉萨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往日里喧嚣的闹市,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市场里的人山人海,都归于安静。整座城市瞬间“静默”下来。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开启了“加油键”,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秋日里最美的“孤勇者”,他们是来自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21名勇士。

图片19.jpg

图1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整装待发

当得知拉萨严重的疫情危机时,8455线路检测中心接到上级指示,迅速组建了一支由5医16护组成的医疗队,由乔军杰医生担任领队,火速前往拉萨,支援当地的抗疫工作。8月26日凌晨3点,援藏队员集结完毕、历经4个多小时的旅程,到达了海拔3650米的雪域高原,来到了这座缺氧却不缺信仰的日光之城拉萨。初到高原,大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有的队员出现了喘憋、心悸,有的队员出现了头晕、头痛,还有的队员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适。在克服身体高反的同时,还需要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面临双重的挑战,各队员都没有退缩,简短的休整后,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一次次穿越风雨的勇气,来源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来源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更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图片20.jpg

图2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在机场高反严重

援藏医疗队抵达当晚顺利承接拉萨市会展中心2号方舱,开启了高负荷运行模式,27日由乔军杰队长带队,3位队员进入方舱进行首次工作交接。然而面对一切都是从“0”开始的2号方舱,医疗队不得不面对舱内医疗物资匮乏、工勤人员院感防护意识差,重症患者转院通道不畅通等种种难题。乔军杰队长带领队员们积极配合方舱指挥部工作,大家分工合作,其中乔军杰在方舱联合医务部、刘林在护理工作组、李柯瑾在院感防控组承担值班任务,队员们都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总结,慢慢地让医疗队工作进入了有条不紊的运行状态。

图片21.jpg

图3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出发入舱

我院医疗组以乔军杰医生为组长,组员分别是杜德晓、阎乙夫、俞裕天、张楠。医疗组工作内容是主要负责入舱患者初筛,对在舱轻症患者的初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转诊定点医院、出舱人员复核等工作。

图片22.jpg

图4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医生团队

护理组以刘林为组长。护理组工作内容:协助患者入舱,在舱患者采集核酸,组织志愿者发放三餐,测量异常患者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发药,登记药物需求,医疗组确认出舱后核对、安排患者出舱,确认志愿者、工勤人员对出舱患者带出方舱的物品进行消杀。除每日9点班次,其他班次每班2名医护按控感组要求逆向消杀并收拾垃圾,配合医生完成舱内患者救治……

图片23.jpg

图5 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舱内工作照

同时为了细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严防死守、强化监管,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刘林组长在护理组内又分工细化小组,将护理组16人分为4个组,分别是刘林为组长的外联组、高冰心为组长的宣传组、李燕飞为组长的生活组、李柯瑾为组长的院感组,为整个医疗队服务。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打赢这场拉萨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努力、各自付出着。

拉萨疫情既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考验。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国难当头,北京世纪坛医院21位队员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拉萨抗疫前线。众人拾薪火,同舟共济,萤火之光亦可点亮整个璀璨星河。我们坚信,在所有队员的努力下,拉萨终将恢复往日的生机。

附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人员名单:

乔军杰(领队)杜德晓 阎乙夫 俞裕天 张楠

刘林 高冰心 张伟 李燕飞 佟利竹 李柯瑾 刘瑞莹 陈炳圭 李想 秦淼 周亚男 彭亚慧 张慧泉 闵虎 艾胤哲 赵紫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