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遥”身一变当“学徒”
——教学相长,只为初心

发表日期:2022-11-07 来源:援瓦努阿图医疗队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北京世纪坛医院是一所老牌援外医院,曾经出色执行过多次援外任务,而在此之前,口腔科从未外派过一个医生,郑遥,口腔医学硕士,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牙体牙髓专科主治医师,在今年援瓦努阿图医疗队中承担了这份国家和科室的“双重”首派任务。

由于疫情原因,对瓦努阿图诊疗环境缺乏前期调研,仅简单了解到当地口腔科条件设施较差。口腔科的治疗对于设备耗材非常倚重,国内现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及耗材可能在当地无法使用,对此,郑医生自认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先进的根管显微镜、镍钛旋转根管预备系统、热牙胶充填系统不能用,还有手用锉步退预备法、冷侧压充填技术可以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进入医院口腔科后,郑医生发现科室环境、设备、耗材条件远比想象中的还差。X线牙片机对于口腔医生如同司机的眼睛,没有诊断谈何治疗,但先不说没有口腔诊断必需的X线牙片机,就连最最基本的口腔综合治疗台(俗称牙椅)都没有一台是完好的。维拉中心医院口腔科现有口腔综合治疗台3台,年久失修缺乏保养,其中2台顶灯光源损坏,2台漱口池下水堵塞。当地医生只能忍受着昏暗视野操作,没有负压吸唾器,漱口池中铺层棉花供患者少量吐口水。

当地医生告诉郑医生:“科室基本只开展拔牙业务,检查靠眼,没有辅助仪器设备,患者说哪颗牙疼就给拔掉。”“那些可以治疗保留的牙呢?一拔了之?”郑医生不禁问。“哦,告诉他们可以去私人诊所,95%以上的患者都会选择拔除,因为没钱。”当地医生耸耸肩无奈地说。听到这里,郑医生沉默了。的确,瓦努阿图人均GDP仅3000美元,物价却是国内的3-5倍,治牙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在中国,口腔专业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迅猛发展,国人幸福,没有这份忧虑啊!

郑医生是一名牙体牙髓专科医生,对于充填治疗,显微镜下根管治疗等技术信手拈来,拔牙却很多年不做了,这种牙坏了就拔的做法也与牙体牙髓医生尽全力保留每一颗天然牙的治疗理念背道而驰。然而,经济条件、设备条件摆在这里,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么就去适应环境。从这天起,郑医生便成了口腔科里的“学徒”,每天在3个诊室中穿梭,一会儿用手机电筒打光,一会儿固定患者头部,时而帮忙敲敲锤子,观摩当地医生拔牙技术。“在牙体牙髓方面,我算是个专家,但在拔牙方面,他们每个人都是行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总要为瓦努阿图人民做点什么,等一年以后回国,我拔牙也是个角儿了。”郑医生笑着说。

(荐稿:李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