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援外医疗队精神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工作总结
暨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敢为人先挑重担,砥砺奋进创新篇。11月21日下午,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一部五层报告厅隆重召开。院党委书记陈航、院长周建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张能维、姚琦、胡路,医院全体党支部书记、中层干部、护士长、援疆援藏代表、青年人才和团员代表参会。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静主持会议。
首先,大家集体观看了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在当地修缮驻地、开展灾后救治及进行多例复杂手术的记录短片。随后,陈静副书记简要介绍了医疗队的组建背景、开展情况,并逐一介绍每位医疗队队员。
队员们分别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充实的援外之路》、《真心换来真情》、《援瓦“心”路历程》、《授人以渔 精准帮扶》、《祖国医学守护瓦国人民健康》、《援瓦工作汇报》、《奋进新征程 共筑新航线》为题进行工作汇报和经验分享。
医疗队队长、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凯以《高质量完成光荣任务,做援外医疗优秀团队》为题进行援外医疗工作总结。在工作中,医疗队秉持医疗与培训紧密结合,项目创新与质量安全并重,短期援助与长期发展兼顾,开拓性地在当地医院进行“全中国要素”的首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微创前列腺切除术等操作。
2023年7月30日,在瓦努阿图国家独立日庆祝会上,总统武罗巴拉武分别向9名医疗队员颁发“国家勋章”,表彰中国医疗队为瓦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在听取医疗队工作汇报后,院长周建新发言指出,医疗队员们在异国他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精湛的医术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并时刻以团结一致的向心力、风雨无阻的战斗力、急难险重的抗压力为支撑,保障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分享了中国的医疗知识、技术和宝贵经验,为受援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用大国情怀浇灌援外友谊之花。本次大会不仅要表彰医疗队为援外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更要通过本次会议召集全体中层干部认真学习、传达、领会援外医疗精神,号召全体职工从中汲取成功经验,有效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随后,院长周建新郑重宣读了对队员的表彰决定。与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向全体医疗队员颁发证书和鲜花,衷心感谢队员们的坚守和付出,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院党委书记陈航代表院党委对圆满完成援瓦任务、胜利凯旋的9位世纪坛医院的和平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祝贺医疗队在过去一年取得的累累硕果,医疗队是祖国的骄傲、是友谊的桥梁、更是大家的榜样。自1968年至今,北京世纪坛医院先后奔赴坦桑尼亚、赞比亚、几内亚、布基纳法索、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6个国家,圆满完成10次援外任务。在援外精神的指引下,世纪坛人前赴后继、担当作为、接续奋斗,为促进受援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次次跨越千山万水的艰难跋涉,一场场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为受援国留下了“带不走的队伍”,展示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敢担当、有作为的大国形象。未来,世纪坛人将发扬伟大中国医疗队精神,一如继往地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为国分忧,走出国门,播撒大爱。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援外队员学习“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2023年是中国医疗队派遣六十周年,援瓦医疗队积极推广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用仁心仁术为中瓦友谊作出杰出贡献,让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在瓦努阿图发扬光大。未来,北京世纪坛医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高标杆设立目标、高效率推进工作、高质量检验成效的专业态度,以肯干、敢干、实干的进取精神赢得尊重,高水平完成好援外医疗任务,将“中国医疗队”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不断开创卫生援外工作新局面。
首派援瓦中国医疗队队员名单:
队 长:李 凯 普通外科
副队长:陈 达 泌尿外科
郑 遥 口腔科
王桐生 普通外科
刘文涛 麻醉科
段 邦 中医正骨按摩科
郭 炜 手术室
(图片:高璐;荐稿:周海迎,戴缤)
- 标签: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重症医学科
- 泌尿外科
- 口腔科
- 中医正骨按摩科
- 心血管内科
- 张能维
- 麻醉科
- 王桐生
- 陈静
- 周建新
- 姚琦
- 叶慧明
- 戴缤
- 手术室
- 安全
- 戴缤
- 呼吸
- 内科
- 周建新
- 发热
- 黄爱本
- 阑尾
- 胡路
上一篇: 提升就医体验|患者窗口缴费时间再缩短
下一篇: 以练为战筑防线 防患未然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