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优质护理

【我和患者的故事】樱花树下的约定

发表日期:2023-04-24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宋春祺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左彦
人阅读

嫩柳垂堤,春意盎然。2023年春天的到来,带走了过去三年的艰辛与坎坷,但那段不寻常的岁月在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巴胺20mg静脉注射,患者心率、呼吸停止,立即予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并通知麻醉科进行气管插管!”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这样抢救的声音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听到。那天,抢救的患者是一位91岁的陈奶奶(化名),下午刚从急诊收入监护室,诊断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时呼吸费力,给予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后可缓解。平时,陈奶奶和老伴儿两个人在家,爷爷九十三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从聊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奶奶对爷爷七十年相濡以沫的爱,以及这次住院后对爷爷的牵挂。完成工作后,我们陪着陈奶奶聊天,缓解奶奶的焦虑心情。慢慢的,陈奶奶也对我们很信任,经常讲以前的故事。

有一天的凌晨两点,我接班的时候发现,陈奶奶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默契配合下,将陈奶奶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陈奶奶清醒过来后,发现了口中的气管插管,这让平时可以说话的陈奶奶感到焦虑不安,眼里充满了恐惧。她用目光紧紧盯着站在身旁的我,仿佛在说“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在她那布满皱纹的眼角上,我发现两颗泪珠滚了下来,就像是一个人即将跌入深渊时苦苦挣扎,绝望无助,我立刻读懂了她的眼神。根据工作规定,护理人员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和面屏,根本难以通过眼神来传递对患者的关爱和共情,我只能用我有温度的手紧紧握住陈奶奶的手,用充满坚定的语气缓解奶奶的不安,“不会有事的,加油!”陈奶奶也慢慢平静下来,但下一秒她又紧张了起来。我又明白了她的想法,便说“爷爷也没事,等您出院回家!”奶奶这才放心。由于病情危重,她必须使用有创呼吸机帮助呼吸,所以气管插管至关重要。在医护人员协商下,为了防止陈奶奶出现情绪波动,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给陈奶奶的双手进行了保护性约束。在向奶奶解释约束带使用方法及目的时,我以为她会很抗拒,不配合,准备了很多劝解宽慰的话,可话还没说出口,陈奶奶便慢慢抬起双手,点了点头。那一瞬间,我感到了被理解和被信任的含义,带着面屏的我湿了眼眶。可能是太过于激动,我轻轻扶在奶奶耳边说了句“奶奶,春天快到了,等您病好了,我们去看樱花!”奶奶虚弱地点点头,便睡去了。

在接下来的护理过程中,奶奶全力配合我们护理工作,进行了肺康复运动,振动排痰,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踝泵运动等等。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一周后,陈奶奶撤机成功!十天后,陈奶奶成功度过难关,出院回家!

回家前,我们护理人员对陈奶奶进行了出院后用药注意事项及回家活动的健康指导,推荐了金牌护士上门服务等等。陈奶奶为我们写了表扬信,并竖起了大拇指,夸我们是专业的!我们也谢谢陈奶奶的理解与信任,奶奶摇摇头说“在死神面前,你们拼尽全力救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你们呢?”“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也因为您的这份信任,我们多了一份温暖,更加坚信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为更多的人送去生的希望,真心谢谢您!”我激动地说。到了医院门口,在上车前陈奶奶把我叫到耳边,悄悄地说:“孩子,我记得你,别忘了我们约好的樱花树下见!”说完便微笑着上车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原地,等我回过神来,车子已行驶远去,我也笑了起来……

或许,人与人的沟通就需要这份信任吧!或许是我善良有温度的一句话,让陈奶奶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亦或者是家里那位让奶奶牵肠挂肚等待她回家的爷爷,让陈奶奶坚强地活了下去。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和真诚沟通,一定会给彼此带来希望和惊喜。

护士或是默默无闻的,或是平凡普通的,但正是大家用不离不弃的坚守、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用倾尽全力的付出,一次次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

(荐稿:护理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