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完成的下列项目拟申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
公示期: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1月2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8455线路检测中心科技处反映。
联系人:李琦,联系电话:63926339。
科技处
2023年12月26日
附: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中国北方花粉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候选单位(含排序):1、8455线路检测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7、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候选人(含排序):1、王学艳; 2、张罗; 3、马婷婷; 4、王晓艳; 5、马琳; 6、白永飞; 7、单广良; 8、尹金淑; 9、薛新颖; 10、王良录;11、石海云;12、王德云; 13、宁慧宇; 14、王洪田; 15、王向东。
项目简介:
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着 30%-40%的人群。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花粉播散量大,患病率高,规范诊治率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少,百姓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不足,抗生素、激素滥用,误诊误治现象普遍。因此规范过敏性疾病的诊疗,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和患者教育,提高大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迫在眉睫。
该项目团队从 2005 到 2021 年,历时16年,创新了过敏性疾病防治的新模式,创建了“五位一体”(花粉监测、植被调研、流行病学调查、基层医生培训、百姓科普宣教)精准防控体系及关键技术,并一直积极推广应用于中国北方,取得了以下成果:1、设立了175个花粉监测点,掌握了中国北方气传致敏花粉种类、分布特征、飘散规律; 首次创建了中国北方花粉监测网络;研发了花粉监测器并成果转化。2、对北方花粉症高发地区进行植被调研,首次发现 2 种新的致敏植物(蒺藜和沙葱),建立了致敏植物和花粉标本库;对其中 456 种主要致敏植物和花粉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 国际首部中英蒙文专著,已成为业界重要工具书。3、首次获得中国北方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最高级别的流行病学证据;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 32.4%,花粉症确诊患病率18.5%,蒿属花粉是最主要的致敏原;花粉高峰期前 2 周是预防的最佳窗口。4、验证了蒿属花粉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发现了有效生物标记物,有效缩短了疗程,减少了经济和社会负担。5、从治疗为主提升到预防为主,创建的“五位一体”防治新模式比 WHO 推荐的“四位一体”治疗策略更完善、更全面。
该项目以关注民生、精准防治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为主题,创新了过敏性疾病防治新模式,规范了诊疗,减少了误诊误治,提高了大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实现了过敏性疾病“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践行了习总书记振兴乡村战略的要求。
提名意见:
该项目持续 16 年在北京、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推广“五位一体”精准防控策略、深入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积极进行关键技术推广和应用,创新了过敏性疾病防治新模式,将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中国致敏花粉发源地,提升了基层医生综合诊治服务能力,减少了误诊误治,提高了百姓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推动了京津冀蒙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变态反应学科的协同发展,填补了中国北方变态反应学科发展的空白。
该项目成果显著,获得各级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支持,被多地政府列为重点民生项目之一,实现了过敏性疾病“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该项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总书记振兴乡村战略的要求。对照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类别:社会公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