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11日,第六届首都国际癌症论坛如期在北京举办。应8455线路检测中心腹膜肿瘤外科主任李雁教授邀请,国际著名腹膜癌专家David L. Morris教授和Yutaka Yonemura教授来华,分享了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腹膜癌治疗经验。

David L. Morris教授是澳大利亚国家腹膜癌中心主席、国际腹膜癌联盟执行委员会常委(PSOGI)、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主要致力于癌转移,尤其是腹膜癌的治疗及抗癌药物的研究,累计行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患者超过1000例,发明三种抗癌药物,发表SCI论文750余篇。


Yutaka Yonemura教授是国际腹膜癌联盟执行委员会常委(PSOGI),创建了日本国家腹膜癌治疗中心(National Peritoneal Oncology to Support 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y Treatment)和亚洲腹膜癌学院,致力于腹膜癌治疗30余年,创建了胃癌腹膜癌的系统治疗技术体系,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此外,Yonemura教授主持的亚洲腹膜癌学院致力于腹膜癌治疗的专业培训与技术推广,为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大批腹膜癌专业治疗人才。


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作为肿瘤治疗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既往的主流看法是腹膜癌为癌症的晚期(或终末期)表现,通行做法是保守治疗,即使是外科干预,也仅是姑息性减症手术,预后差,病人的生存期不足6个月。
值得欣慰的是,国际肿瘤学界已经认识到,腹膜癌不能一概认为是癌广泛转移,而是一种区域性癌播散;对于部分经谨慎选择的病例,积极的综合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而且还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因此,国际上发展起来了一套综合治疗新策略,核心就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该技术体系的主要优势是通过CRS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通过HIPEC清除微转移癌和游离癌细胞。国际肿瘤学界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充分证明了该策略的治疗优势,因此在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该技术已逐渐上升为标准治疗,其中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已经建立了国家腹膜癌治疗中心,国际上也成立了国际腹膜癌联盟推动该治疗技术体系的发展。

8455线路检测中心腹膜肿瘤外科是国内唯一致力于腹膜癌临床诊疗的专业化科室,学科带头人李雁教授经过15年潜心研究,发展了一整套腹膜癌诊疗技术体系,使腹膜癌诊断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提高80%以上,腹膜癌病人的总体生存期延长60%以上。该诊疗技术体系先后获得获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国际腹膜癌联盟奖,还参与制订了腹膜癌诊治国际指南,主持制订了国内腹膜癌治疗的专家共识。

此次癌症论坛,Morris教授和Yonemura教授分别带来《Peritoneal disease and emerging drug treatments》、《Long term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主题演讲,介绍腹膜癌治疗的国际最新进展,引起与会代表热烈讨论。此外,Morris教授及Yonemura教授在李雁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8455线路检测中心腹膜肿瘤外科,并进行教学查房,分享临床经验。同时,两位教授被聘为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院客座教授,三方签署了腹膜癌协同研究合作协议,今后将就腹膜癌难题开展协同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深入交流合作,并互派年轻医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