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压差大,警惕“盗血症”
人体内一条动脉发生局部或全部闭塞时,其远端的压力明显下降,即可产生一种虹吸作用,通过动脉血管的侧肢从邻近血管“窃取”血液。邻近血管的血液被“窃取”,就会出现该血管供血区域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称为盗(窃)血综合征。
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是供应脑、脊髓、胸背、上肢等部分血液的主要大血管。当它在分出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前发生大部或全部闭塞时,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另一侧椎动脉的血液也被部分“盗取”过来,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供应上肢,以致产生脑部和患侧上肢的缺血症状。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一般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多在50岁以上。
最常见的症状有眩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少见的症状还有间歇性跛行、发音困难、吞咽困难、耳鸣、抽搐、头痛及精神障碍,极少数甚至会出现“倾倒症”,突然下肢肌力丧失而跌倒的发作,但并没有意识障碍,而且能迅速恢复。部分患者可有上肢易疲劳、酸痛、发凉和感觉异常等上肢缺血症状,但较少引起手指发绀或坏死。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两大症候群:
1、上肢缺血性症状常见者依次为间歇性运动不灵、上肢乏力疼痛和感觉异常,极少数引起手指发绀或坏死。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眩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少数可出现猝倒症,表现为没有先兆,突然下肢肌力丧失而跌倒,可没有意识障碍并能迅速恢复。
体检发现患者患侧上肢血压降低,两上肢收缩压相差可在20mmHg以上(20~150mmHg,多数相差20~70mmHg)。患侧桡动脉脉搏大多减弱或消失,有的肱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搏动也减弱或消失,同时还可在锁骨上凹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
二、颈内、外动脉盗血综合症:左右颈内动脉是供应脑部和眼睛血液的主要血管。当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另一侧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搏的血液会代偿性供应。如果另一侧的血液供应本来就不佳,此时再分出部分血液供给对侧,就会产生供血不足的现象。病人常有眩晕、头痛、走路不稳、眼花、听力减退、头枕部疼痛等症状。
三、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症:椎动脉是一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管。当它发生闭塞时,特别是左右两则椎动脉都闭塞时,一般可以通过血管网络从颈内动脉系统“盗血”。如果脑内血管网络健全,脑动脉又无弥漫性疾病,病人可无症状。如果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本身有问题,不能满足椎动脉“盗血”时,则病人可出现轻度偏瘫、失语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四、大脑半球动脉盗血综合征:此种较少见,它可发生在脑血管畸形、脑肿瘤以及脑梗塞急性期不适当的治疗时,局部脑组织血液被“盗窃”而产生一系精神神经症状。
如果“盗血”现象反复发作,症状严重,需采取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支架或血管重建术等。不宜使用扩血管和降血压药物,以防盗血加重。
如果盗血症状反复出现,情况严重,需采取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支架或血管重建术等。不宜使用扩血管和降血压药物,以防盗血加重。例如,比较常见的锁骨下窃血综合征患者,患侧桡动脉搏动大多减弱桥手术。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动脉搭桥手术一般采用不开胸的解剖外旁路重建术,包括颈动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腋动脉旁路转流术等。
上一篇: 万能的“多喝水”真的万能吗?
下一篇: 高温来袭,做一个对的”吃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