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国家卒中学院神经外科人才培训(二)丨脑出血与神经内镜微创技术前沿暨国家卫健委内镜与微创医学高峰论坛及培训班
(第二十三届)

发表日期:2024-09-20 来源:神经医学中心 作者:马海洋 本页责编:范晓,叶立炜
人阅读

9月7日至9月8日,由国家卒中学院主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承办的首届卒中外科人才培训班(神经外科)进入课程的第二阶段。本阶段课程专注于脑出血外科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技术的前沿进展,邀请西安市人民医院刘卫平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鲁晓杰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群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军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瑞剑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蔡强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段剑教授及衢州市中心医院戴伟民教授等专家授课。专家们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先进的技术演示,帮助学员们深入了解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前沿技术,掌握神经内镜微创技术的关键操作,为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image001.jpg

西安市人民医院刘卫平主任围绕

“术中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眼眶及其周围病变手术探讨”讲解

西安市人民医院刘卫平主任带来关于“术中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眼眶及其周围病变手术探讨”的授课。他详细讲解了机器人导航技术在复杂眼眶病变及其周围病变手术中的精确定位和手术指导,深入分析了视神经管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强调了手术中精确减压的重要性及如何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

image003.jpg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鲁晓杰教授带来“现代内镜神经外科的创新与发展”的授课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鲁晓杰教授带来“现代内镜神经外科的创新与发展”的授课。鲁教授首先对内镜神经外科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强调了将微创理念应用于神经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在鞍结节脑膜瘤的内镜微创手术方面,鲁教授回顾了其历史发展,提到了Harvey Cushing在切除此类肿瘤方面的开创性工作。通过手术视频展示,鲁教授详细解释了不同的手术入路选择和关键操作步骤,包括额下入路和经鼻内镜入路,并根据肿瘤具体位置和对视神经的压迫程度,讲解了如何灵活选择手术路径。

image005.jpg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群教授围绕神经内镜颅底重建进行授课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群教授以“神经内镜颅底重建”为题进行专业授课。他重点介绍了在颅底重建的相关技术与策略,特别是在内镜下的应用。吴教授通过病例分析与术中图像,阐述了不同重建材料的选择与适应症,包括自体组织如脂肪、肌肉、筋膜,以及异体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此外,吴教授还深入讲解了手术并发症的管理,特别是术后脑脊液漏、感染等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杨军教授围绕“智能数字化融合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授课

当天下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军教授带来“智能数字化融合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开发与应用”的授课。杨教授首先深入讲解了智能、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如何引领脑血管疾病诊治的新变革,强调了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提升手术导航精准度中的关键作用。杨教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示例,展示了神经导航系统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介绍了如何结合移动DSA等现代小型化可移动设备,实现术中的精准导航和实时监控。

image011.jpg

张瑞剑教授围绕“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深入讲解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瑞剑主任授课围绕“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行深入讲解。他指出,手术干预的及时性对于提升治疗成效至关重要,依据病灶的具体情况,张教授提出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对于脑室出血较多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技术;对于颞叶、额叶或脑实质出血,显微外科手术则更为合适。

image013.jpg

学员们与专家教授现场交流

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全国各地神经外科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中,参与培训的医生们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还帮助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将为医生们在未来临床操作和治疗决策中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图片:赵睿;荐稿:胡志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