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2019中美专家交流会
2019年6月19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8455线路检测中心主办,径准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中美专家学术交流会”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举行。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肿瘤诊疗技术和治疗理念不断更新,外科手术结合放疗、化疗、介入、靶向、免疫和营养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在肿瘤的诊断方面,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形态学检查等方法是常规手段,分子病理诊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肿瘤易基因检测、肿瘤分子分型、药物伴随诊断和预后评估等,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学术交流会,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邀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分子病理学主任、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MP)创立者之一Margaret Lynn Gulley教授来进行中美专家学术交流。Gulley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病毒相关肿瘤发生学、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方法建立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临床基因组学检测的质量控制等研究工作。
会议由8455线路检测中心朱斌教授主持,肿瘤学系主任石汉平教授首先致辞,对Gulley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地欢迎,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更新观念、互相学习,搭建平台,建立合作。
Gulley教授首先做了精彩报告,她强调引起胃癌发生的机制很复杂,与EB病毒感染、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的不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会影响靶向治疗的疗效。病理诊断上,可以通过对26个基因的选择性区域、EB 病毒DNA以及错配修复蛋白MLH1 CpG甲基化的同时检测确定病因,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诊疗结果的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王玺主任、北京世纪坛医院李雁主任、朱斌主任、北京同仁医院顾梅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马晓莉主任、大兴教学医院宋春青主任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杜雪梅老师等专家与Gulley教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肿瘤科医师和病理科医师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和学术成果分享的国际化平台,针对临床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迫切需求,利用先进的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技术,有助于推动肿瘤诊疗技术的发展,为肿瘤的预警、预防、诊断和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荐稿:石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