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科学就医】淋巴瘤患者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

发表日期:2019-11-14 来源:淋巴肿瘤科 作者:仲凯励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随着广大群众基本医疗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个疾病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化疗、放疗、细胞治疗等种种科学治疗手段,恶性淋巴瘤患者部分病情可以缓解,甚至可以治愈。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何更好地做好医患配合,其中患者和家属与医生的沟通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与医生沟通是有效的呢?谁去找医生?什么时候去找医生?该说点什么?这里,我们有“123”建议,即一点注意,二点建议,三点准备:

一点注意:注意时间、地点、场合

二点建议:1 丰富基本医学常识,不盲从他人观点;2 尊重医生决定

三点准备:1 准备好相关医疗资料;2 准备好问题;3 心理和家庭的准备

医生工作通常比较忙碌,怎么去找、什么时候去找合适呢?这就是“1”,一点注意,要注意找大夫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通常病房医生早晨9点以前(有的医院是10点以前)需要先巡视病房,下达医嘱,这个时候是医生决定住院患者当天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时间,显然是不合适患者家属去和医生长时间进行沟通的,但是可以与医生约定时间,比如“我1小时后去找您,或下午14点去找您可以吗?”,或在医生查房时做短暂交流。一般来说,淋巴瘤患者大多数需要化疗,那么化疗开始前一定会找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也是比较好的与医生沟通的时机。而门诊医生,早上8点开始按顺序诊疗患者,如果您是挂号患者,当然等待就可以,但如果没有挂号,只是想找医生沟通,则需要等待医生看完所有患者后才能与您沟通了。地点上,建议到医生办公室或门诊诊室,不建议在病房进行长时间沟通,毕竟病房通常还有其他患者,既不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也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的保护。

家庭中有罹患淋巴瘤的患者,对每个家庭而言都是重大的打击,这里有“2”点建议。首先,是建议丰富基本医学常识,不盲从他人观点。大部分患者家属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或打听到一些关于淋巴瘤的知识。其实医生并不反对这一点,但要避免盲从。有时会听患者说,我不想做某项治疗,进一步问原因,原因是听别人说这个治疗不好,这个“别人”是谁呢,根本就不是医生,甚至连医院工作人员都不是。这个听上去就可笑,这个“别人”说的难道比医生说的更靠谱吗?但是有的患者还真信“别人的话”。其次,是建议尊重医生的决定。由于淋巴瘤是极专科的疾病,临床诊疗的决定往往是淋巴瘤专科医生集体讨论的结果,往往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情、患者的身体情况、药物等等。当医生只告知患者和家属结论,有时就造成了患者家属的不理解,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患者家属与医生进一步沟通,了解治疗的利弊。

第三点建议,就是“3”点准备,与医生沟通前,有什么具体准备呢?

建议:1)准备好相关医疗资料。有的淋巴瘤患者治疗中转院,还有的淋巴瘤患者治疗时间很长,5、6年,甚至10年以上,哪些病史资料有用,哪些没有用,患者常常并不清楚。这就需要从一开始就留存好相关的病历资料,住院病历建议多复印一份留存在患者自己手上,尤其是病理报告,对淋巴瘤患者尤为重要。对于治疗时间特别长或复杂的患者,如果可以,可自行按照时间顺序写一份简单病史陈述,以便在有限的就诊或与医生沟通的时间内提高效率。

2)准备好问题。与医生沟通一般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比较好,时间太长,医生通常没有时间,即使医生尽量延长与家属沟通时间,也容易被其他工作打断,比如医生正在与家属沟通,有其他患者发热了,那么医生就必须先去处理发热的患者,再回来继续谈,容易造成沟通不顺畅。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效率,建议先想想自身的疑问,有的家属手写下来,避免遗忘,是很好的办法。

3)心理和家庭的准备。淋巴瘤是恶性肿瘤,不可避免有的患者疗效好,有的差,因此患者和家属的压力很大,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会相互影响和传递,正确认识事物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有的患者家庭成员众多,大家对患者都很关心,轮流去医院探视,其实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的压力。由于淋巴瘤的整个治疗周期较长,通常要半年,有的甚至需要1年,并且有前后连续性,建议固定1-2位家属与医生沟通,这1-2位家属再向其他家属传达,这样有利于患者诊疗的一贯性和家属对患者的照顾。

总之,加强医患沟通,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和早期恢复,从而有利于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希望医患沟通更加顺畅,让广大恶性淋巴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