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糖尿病前期患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
来选择适宜的食物

发表日期:2019-11-14 来源:中医科 作者:姜敏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糖尿病前期是处于糖尿病的临界状态,患者的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临床可表现出轻微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也可无明显症状表现。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前期属于“消瘅”范畴,《素问.奇病论篇》,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其病因以饮食不节为主,多食甘美而肥的食物,加之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因素致五脏柔弱是消渴发生的内在基础。糖尿病前期患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宜的食物,控制疾病的发展呢?

1、体质与糖尿病前期

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共同组成体质这一种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的个体特质,通常体现在形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先天禀赋是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后天获得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形成,与饮食息息相关。体质是各种疾病形成转归的土壤,体质强,则正气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病邪则不会在人体生根发芽。糖尿病前期患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失节致后天所得失常,或二者兼之,导致体质失于平和,形成偏颇体质,形成了易于疾病产生的人体环境,使病邪生根。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血糖恢复正常、继续维持糖尿病前期状态、发展为糖尿病这三种转归。而通过中医体质干预可防止其向糖尿病所转归,甚至使血糖恢复正常的状态。

2、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物?

“人以水谷为本,人绝水谷则死。”饮食物可由脾胃化生为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由于饮食物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五位:酸苦甘辛咸)的不同,所谓五味入五脏,四气五味归经不同,长期偏食某种食物,或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体质的偏颇。但“食能致病,亦能治病”,唐代孙思邈云“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已,然后命药”。 合理的饮食能够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各类食物中应“慎咸食及面”,清淡素食,少进荤食。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通过饮食进行体质干预,辨识体质,因人择食,因人施膳。九种中医体质,饮食调养原则如下:

(1)平和质:平和质人群多气血调和,五脏匀平,饮食调养原则,宜膳食平衡,饮食多样化。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做到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油腻辛辣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食有度,不过饥,不过饱。

(2)气虚质:气虚质人群多身感乏力,少气懒言,多自汗出,面色苍白,语声低怯,饮食调理宜补气为主,多食粳米、小米、黄米、山药、牛肉、鸡肉、鹅肉、狗肉等,食疗可食山药莲子粥,黄芪炖母鸡等。少吃空心菜、萝卜等,忌食生冷瓜果、海鲜等。

(3)阳虚质:阳虚质人群多手脚发凉,大便溏泄,多怕冷,饮食调养原则宜补阳为主。饮食上多食羊肉、牛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可用桂圆、白术等煲汤,忌食苦瓜、西瓜,尤其冰镇饮料等苦寒伤阳之品,茶饮以红茶为好。

(4)阴虚质:阴虚质人群多体型消瘦,手足心热,面色潮红,饮食调养原则宜滋阴为主。宜多食小麦、菠菜、豆腐、蜂蜜、猪蹄等滋补之品,水果宜食用梨、西瓜、香蕉等,少吃热带水果等让人上火的食物,杞果葛粉粥可作为食疗之品。忌食羊肉、狗肉、煎炸、辛辣、酒类等助火之品。

(5)湿热质:湿热之人群多鼻部额部油脂分泌多,易生痤疮,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饮食调养原则宜清热祛湿为主,饮食上多食苦瓜、丝瓜、芹菜、竹笋、四季豆、绿豆芽、茄子等,可食茯苓、薏米等煲粥、汤,忌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酒。水果可选用橙子、苹果、橘子、梨等。

(6)痰湿质:痰湿质人群多身体肥胖,易困倦,身感沉重,嗜食肥甘厚味,饮食调养原则宜燥湿化痰,常吃食物可选芥菜、白菜、白萝卜、薏米等清淡饮食为主,切不可过食肥肉等肥甘厚味,水果可选金桔、柠檬、杏子等。不宜过食酸涩之品,如乌梅、石榴等。

(7)气郁质:气郁质人群多心情抑郁,不思饮食,多思多虑,饮食调养原则宜理气解郁。在饮食上多选用黄花菜、海带、萝卜、橘子等,平时可以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平素宜清淡饮食,勿过食肥甘,以免阻碍气机运行。悲伤、生气时可缓解情绪再进食,

(8)血瘀质:血瘀质人群多面色黧黑,眼中红血丝较多,皮肤粗糙,饮食调养原则宜活血化瘀为主。可多食醋、玫瑰花、山楂、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绿茶、桃、李子等,食疗建议多食桃仁粥。少食肥猪肉等

(9)特秉质:特秉质人群多易过敏,此类人群饮食调养原则宜粗细搭配适当宜饮食清淡均衡,忌食辛辣、腥膻发物及含过敏物质的食物。注意戒烟、酒、浓茶。可食用益气固表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核桃、红枣、糯米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可佐以人参、黄芪泡水以补中益气。

另外中医讲究“饮食而养”,根据四时选择适宜的食物,古语云“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根据季节气候选择食物以养五脏,如,春季宜食用梨、大枣、香菜、小麦等甘甜辛温发散类食物,少食冷饮等生冷粘杂类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夏季宜食西瓜、苦瓜、莲藕等清淡苦寒类食物,不宜过食羊肉、生姜等助阳发散之品;秋季宜食苹果、百合、白果、莲子等甘凉滋润的食物,注意饮食不宜过凉、过热,以免伤阳、动阳;冬季宜滋阴补肾,可多食牛羊肉、紫河车、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禁食煎炸类、辛辣过燥油腻类食物。

《黄帝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金匮要略》云“食量有节”,都指出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种类调整体质时,因注意饮食量的把控,不可过量,否则损伤脾胃,适得其反。根据体质,因质施膳,合理搭配饮食,食量有节,方可“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纠正偏颇体质,减少疾病产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