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读书感悟

干疗科,我们温暖的家

发表日期:2008-06-20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邸 岩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四川,每天有数亿的目光在注视着,有数亿颗心在牵挂着;地震后,没有一分钟他们是孤单的,全世界的中国人时刻与他们在一起,这就是中华大家庭的力量!

  震后,部队、武警、消防、医疗和千百万普通中国人奔赴灾区,他们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古稀的父母,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搭起生的人梯,这就是中国大家庭的力量!

  “顾大家,舍小家”,“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家里每个人的心里话。不用太多言语,从捐血、捐钱到捐出自己的状态,我们感受到,家是温暖的、安全的,有保障的。

  感动的场面比比皆是,感动的事迹如数珍珠。这是发生在我院干部医疗科,这个小家中的故事。

  5月17日,张京慧和周玉红副主任医师奔赴灾区,这对于人员紧缺的干疗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潘磊主任思来想去,没办法,只好先把在外进修的吴文怡医生和张鸿丽医生调回。

  吴文怡是肾脏专业的主治医师,张鸿丽是心血管专业的主治医师,在漫长的等待中,在科里永远缺人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有机会等到了进修学习,这对一名医生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专业机会,但当她们得知科里的情况,知道了张京慧和周玉红前赴地震灾区,需要她们回科支援临床工作时,她们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回科工作。潘主任说:我知道你们进修的机会难得,科里真是协调不出人了,虽然不能让你们参与进修的临床工作了,但是进修的理论课程,科里一定保证你们的学习。我们要以国为重、以院为家,医院是个大家庭,我们是大家庭中的小家,支持医院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干一区是由消化和肾内科两个专业组成的病区,病区原有6名医生,消化专业有3名医生:马进玉副主任医师、齐颖主治医师和宋丹萍住院医师;肾内专业是由张京慧副主任医师和周玉红副主任医师组成,还有一名内科培训的住院医师边医生。把两位肾内副主任医师调去灾区后,病区只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三名主治医师和两名住院医师。

  马主任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原来两名副主任医师负责全科32张病床的查房工作,现在都由她一力承担。除此之外,马主任还要出专家门诊、做健康大课堂的讲座、给病人做胃肠道功能检查及参与科内值夜班等工作。问及马主任,她说;灾区现在正需要人,可惜不需要消化科大夫,不然我也申请去灾区!我们没机会去灾区,坚守岗位,保证医疗安全,把身边的工作做好,让灾区的同事们放心,也很同样重要。

  在那两周里,马主任经常连续忙碌在病区里,放弃自己的休息,以保证其他同事的休息,保证进修同志每周3次4个半天的理论课学习。2名进修医生也经常起早,把白天的工作完成后,才去外院学习。

  对于人均8张床的工作量来说,一个人不在,就意味着有人要看16个病人,改16个病人的医嘱,写16个病人的病例,除此之外,还有每天的突发事件、出入院、上下夜班……

  她们真的!很辛苦,可是我真的!没听她们说过一句怨言,她们每天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扑在琐碎的临床工作中。

  有一种崇高叫做坚守,的确,她们就是这种崇高的医生。上不了灾区,就默默地承担起前线同事们的工作,照顾她们的家庭,让她们无后顾之忧。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在这种相互支撑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家的存在。从干疗科建科开始,整个干疗科就是亲如一家,现在更是这样,彼此关心、爱护、支持。“干疗家”的概念已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家更真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