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特别是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个问题在中国及世界各国都存在。调查表明,失眠最多见的社会人群包括以下10类:作家、记者、演员、警察、设计师及创意人、夜班的士司机、夜班医生护士、巡夜保安、24小时便利店店员、全日医疗陪护人员。可见,失眠症的涵盖人群很大,危害性严重。
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其正式引入中国。此项活动的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2009年3月21日,中国世界睡眠日主题确定为“科学管理睡眠”,以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宣传健康睡眠的知识和理念,提高我国公众心身健康水平。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人们的睡眠也跟着此起彼伏,睡眠质量普遍下降,人们迫切希望2009年能有一个新的开始,不仅希望得到充足的睡眠,更希望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其中3亿人以上生活在城市。成年人中约有50%的人群有过睡眠不良经历,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中老年人中受此困扰的也为数不少,睡眠与健康的问题正在日益受到普遍关注,有了健康的睡眠,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才会提高,人的心理状态才会平和、稳定,维持健康的睡眠对全民构建和谐社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通过世界睡眠日主题系列活动,健康的睡眠将会送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中。
人的大脑需要睡眠,在清醒状态下大脑得不到任何休息,神经元和相关组织恢复重建及再生需要机体的休息,只有睡眠状态能提供这种休息。人如果丧失睡眠,行为就会发生改变;没有睡眠,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生活下去。科学家开展的剥夺睡眠实验,试验者出现了:烦躁、抑郁、复视、幻觉、思维紊乱、健忘、精神失常。研究数据证明,失眠者中患抑郁症的人数为正常者中的3倍;实验还证明,动物被剥夺睡眠后会死亡。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睡眠时,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而这种激素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
睡眠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科学的安排睡眠时间?一般认为,每天需要8小时左右睡眠时间。美国学者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一般成人每天睡足6.5小时即够,不要超过8小时。有些情况下,人体的内部节律与环境因素不能保持一致,则会出现睡眠障碍。保证良好的睡眠需注意以下6点: 1.不要在睡前喝可乐、可可茶和吃巧克力(一罐可乐中的咖啡碱含量约与四杯咖啡相当)。晚餐也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在睡前做剧烈活动及锻炼,不要娱乐过度导致太兴奋。 2.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如光线要暗,没有噪声,冷暖适宜,床铺不要太硬。 3.睡觉要按时在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要例外。 4.睡眠体位以侧卧为佳;仰卧入睡时四肢肌肉得不到放松,睡熟之后手会不自觉的搭压在胸上,容易引起噩梦;俯卧时胸腹部受压,口鼻易被枕头捂住,还容易“落枕”;侧卧时四肢放松,活动范围不大,不易打鼾;右侧卧心脏位置高,利于血液循环,亦利于保护肝脏。 5.睡眠方向头朝北脚冲南是顺应磁力线的,利于气血通畅、减少能量消耗,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6.起床速度不要过急,猛起时,血液往下走,头部缺血易发生危险。醒来后5至10分钟先在床上做些小的活动,然后再缓缓下床。
“世界睡眠日”的设定,并不是让全世界的人在这一天放下工作,全体安然入眠,而是让全世界关注所有该睡觉时睡不好觉的人。“世界睡眠日”的确立唤醒了人们的睡眠意识,从3月21日开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科学管理睡眠。
小知识:历年世界睡眠日主题 2001年:睁开眼睛睡 2002年:开启心灵之窗,共同关注睡眠 2003年:睡出健康来 2004年:睡眠,健康的选择 2005年:睡眠与女性 2006年:健康睡眠进社区 2007年: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2008年:健康生活,良好睡眠
(供稿:张海英)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