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糖尿病足吗?
发表日期:2009-03-25
来源:血管外科 作者:郭金英 本页责编:原驰
|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一种因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足部病变。并发感染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致死,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患者除了需要了解降低血糖的饮食治疗,还需要了解正确的足部护理知识,这些对于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糖尿病足是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它和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下肢缺血性坏疽是截肢的最常见原因。
一、临床表现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下肢溃疡形成 2.下肢溃疡感染 3.生物力学异常 4.神经病变 5.血管病变 一期症状: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缺钙。 二期症状:“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产生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疼痛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 三期症状:“静息痛”,患者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重。 四期症状: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肢体的发黑、感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二、糖尿病与下肢缺血 糖尿病经常导致下肢血管的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只有进行血管重建,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供应,才能保证下肢健康。
三、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外科血管搭桥手术 3.微创介入手术
四、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饮食控制和护理措施就可以保证双足的健康。 1.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制订相应方案,控制总热量,一日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食谱可多样化,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禁止饱餐,戒烟戒酒。 2.注意保持足部卫生,每晚用38-43℃温水洗脚,浸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不要用力揉搓,用吸水毛巾擦干,保持趾间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抹防护油。 3.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趾甲,不要剪得过短,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而造成感染,同时要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外伤、鸡眼、水泡等,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诊治。 4.袜子选用柔软而宽松的、吸水性强的纯棉制品,袜口不宜太紧,每日清洗更换;鞋选用大小适合、透气性好的,最好不穿皮鞋,以防皮肤受挤压而磨损受伤。 5.平时足部不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可穿厚软的羊毛袜保暖,或适当按摩患肢、适当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6.及时发现并及早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7.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无屑,活动受限者定时更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期受压。 8.若发生溃疡、坏疽应及时到医院换药治疗,可根据创面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常用药液有碘伏及0.2%呋喃西林。 9.健康指导:临床上,许多糖尿病足病例的起因是一个很小的足部伤口,因忽略护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病变,因此,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据统计,我国大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截肢率达0.9%-14.5%。90%的糖尿病患者希望能全面学习,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并愿意每天进行双足的检查与护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提醒患者经常观察足部颜色、温度、感觉、趾甲变形情况。总之,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
|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