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导航: 首页

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免疫逃逸

发表日期:2009-04-16 来源:肿瘤实验室 作者:陈慧媛 本页责编:原驰

 

  世界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和造成的人类死亡率在逐年升高,我们对肿瘤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二十年前,我们发现了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提出肿瘤是一种正常细胞基因“发生错误”的疾病,形成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观点,成为我们肿瘤遗传学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理念。

  然而,这一观点在肿瘤基础和临床科学家总结几十年来肿瘤临床实践后,开始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细胞来源于宿主,携带有宿主的特性而幸免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因此,在肿瘤研究和考虑临床治疗方案时,我们应该想到肿瘤免疫耐受性这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这一认识是对肿瘤及其赖于生存的微环境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打破了长期以来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研究和治疗,开始重视肿瘤周围的基质细胞和患者免疫系统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对肿瘤临床治疗的影响。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肿瘤细胞与其环境密切地相互作用所致。肿瘤免疫学家用免疫编辑来解释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如同“猫和老鼠”一样关系的演化过程。它有三个明确的阶段:消除期、平衡期和逃逸期。消除期如同免疫监视,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过程。但由于肿瘤的可塑和变异的特性,在这种杀伤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存活下来,即免疫抵抗性肿瘤细胞的产生。当肿瘤仍在免疫系统的控制之下,而免疫系统不再能消灭那些有免疫抵抗性的肿瘤细胞时,就到达了第二个阶段­——平衡期。平衡期的肿瘤细胞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免疫逃逸期。这个时期的肿瘤细胞可以逃避或耐受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从而开始了无限制性地生长。因此,肿瘤的一个最基本而重要的特性就是逃逸人体免疫监视。认识和研究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将帮助我们开发新的攻克、清除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目前,治疗肿瘤的常规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各种治疗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肿瘤采取综合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策略。然而,越来越多的肿瘤研究和临床专家认识到,在设计肿瘤临床治疗的方案时,应该考虑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应该从肿瘤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一方面来考虑,唤醒肿瘤患者体内主动免疫的功能,使恢复功能的免疫系统能像对付感染那样去杀伤肿瘤细胞,而规避肿瘤细胞在药物的压力下演变出抗药性而存活的异质性,因此,激活的患者免疫系统特别适合于清除少量残存的肿瘤细胞,尤其是对那种放疗或化疗很难杀灭的静止期细胞或肿瘤干细胞,这有助于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

  因此,免疫治疗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列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手段,对常规治疗可以做到查漏补洞的作用。近来研究还发现经典的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可产生协同效应,二者结合能显著清除术后的残余肿瘤、提高病人生存率。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尚处于研究和试用阶段。几种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美罗华 (rituximab),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爱必妥(cetuximab),已经取得一定的疗效;几种免疫活性细胞和肿瘤疫苗也在临床试验中。对于肿瘤免疫治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基本的肿瘤免疫学理论问题还不很清楚,也缺少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基础研究和试验。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将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其他作者:宋韦)
  (供稿:闻卓)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阅读全文

本网站已被访问43883137

本网站已被访问4388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