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志,你们天天在这真辛苦,快戴上点口罩吧。”这两天总会碰到一些患者这样善意的提醒,最近门诊楼正在进行全面装修,为此,科室的位置都有了很大的变动,很多门诊都不在原处,面对患者多,路不通,空气差,噪音大,环境艰苦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导医们迎难而上,为门诊正常的就诊秩序而努力着。
门诊搬家后的第一天早上,我们全体导医护士早早的来到门诊大厅,这时还没有开始挂号,挂号窗口已排起了长队,我们站在队伍的两旁,告诉患者们门诊装修的信息,各科室的最新位置,不断地为患者解答科室的分布等问题,使患者少走冤枉路。在电梯两侧,我们都会主动上前提醒去各科室等待就诊的患者,热情的问一句“您去哪科?”我们充分解释装修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得到广大患者的理解。
随着装修的深入,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和灰尘。门诊的灰很大,甚至连视线都有些模糊,呛的人睁不开眼,嗓子干,不少病人或皱着眉或捂着嘴匆匆走过,不愿在这多逗留。在大厅的我们,戴口罩会影响工作,因为患者咨询量很大,有的病人也会向我们抱怨装修带来的问题,我们只有拿出更好的笑容与耐心为病人解疑答惑。难闻的气味让我们有的导医感到眼睛干涩,大家都劝她去人少的楼层,可是她很坚定的要求在门诊大厅继续工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只是为了能够多多为病人服务。
这个时侯,大家的陪诊都有所增加,面对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我们怕他们找不着,甚至走错迷路误入装修工地,都会陪他们去各个诊室,提醒他们在施工中,路不好走,耐心的告诉他们科室位置,带他们看病,帮他们缴费、取药,直至送出医院大门。在咨询台,常常有患者要确认两三遍才明白,这时我们总会细心地嘱咐路线,或是直接带他们去目的地。这个时侯,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带您去吧!”,直到患者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的工作才是真正做到位。面对装修产生的噪音,以及药房取药叫号、缴费、挂号室话筒传出来的声音,我们不得不用更大的声音来解答患者的问题,这样,一天下来常常觉得嗓子疼,但是没有人抱怨,只有人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导医工作中去。
最近,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肆虐,我们的工作又有了新的挑战。我们承担着急诊和门诊的体温检测,这就要让每一位病人留步,不断提醒他们对着仪器和站的位置。一次在门诊,有位患者很着急,不愿检测,原来他因为个人原因,急着要退检查费,也不知道流程,以为直接在划价窗口退就可以了,我们为他讲解了步骤,此时的患者已经很不耐烦了。
“怎么这么麻烦,这装修的乱七八糟,我哪找去?”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的导医对他说:“您别着急,您先配合配合我们的工作,量个体温,然后您坐里面的椅子上等着,我给您把这些办好,您看行么?”
“那行,快点吧我还有事呢。”
量完体温,带他来到休息的椅子边后,导医连忙上楼找到开单子的大夫,然后又下到楼下的退费窗口办理退费,很快把钱交到了这位患者的手中。
“这是退的钱,给您。”导医微笑着对他说。患者的态度也缓和下来,“谢谢,要没你们跑,我这着急挺生气的还真不找。”
“没事,有我们导医帮您呢。”
作为医院,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要务。于是,医院加强和改善接待的各种条件、提升接待能力、门诊楼的改造,都是为了让患者有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在这个特殊时期,导医们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有着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有着更主动的服务来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满意。装修以来,我们的工作变的更忙碌了,最早的同志六点到岗,一天下来常常觉得疲惫、辛苦,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工作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我们会坚持到底,会为了患者的满意而努力做好每一件细微而平凡的事。
(供稿:徐朝晖)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