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还由于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十二、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
选择锻炼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及生理阶段。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活动。因为爬山上山时膝关节负重基本上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爬楼梯主要是下肢的运动,正常成年人一般在站立的时候,膝关节所承受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2,而在爬楼梯时则须承担体重的3-4倍,这会加剧膝关节的负担和损伤。深蹲的动作,身体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引起膝关节疼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许多老年人喜欢打太极拳,打太极拳时,动作缓慢进行,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是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股四头肌和髌骨来维持,如果长时间过量、单一锻炼,髌骨关节面就会受到经常的磨擦、挤压和冲撞等,这些都会加速髌骨软骨的退变,引起关节疼痛。
十三、只要运动,就可能加速膝关节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是错误的。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身体也会缺乏敏捷性和协调性,体能下降。膝关节有病变的人应尽量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长时间站立,不要练习跑跳、深蹲等,最好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垫上动作等。加强大腿股四头肌的锻炼非常重要,可使肌肉运动协调、肌力强健,以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耐力及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十四、运动疲劳期饮酒解乏
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会比平时更严重。乙醇需要肝脏分解,并消耗大量维生素B1,加重运动后肌肉的酸痛感。运动后喝啤酒也不好,它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使关节受到很大的刺激,引发炎症。
十五、我不行、我做不到,没自信
有些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看到别人锻炼很好,认为比自己强。另一种想法是,怕自己做得不好会被讥笑。其实这些想法没有必要,对于群众性健身运动,大家的起点是不可能统一的,动作是可以随意的,重在坚持,重在锻炼效果。
十六、运动功能减退是正常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能感觉到,自己肌体活动的功能在慢慢地减退,而不去干预,这是错误的。既失去了保留住功能的机会,也降低了生活质量。运动功能练习是保留功能的最有效方法,如用手都是屈指活动较多,可针对练伸指,五指用力伸直,指尖反翘,然后放松,反复练习。日常肢体活动也多是屈的动作,锻炼时采取对抗动作,热身后做些伸拉动作、静止动作很有效,以减缓退化速度。
十七、运动过程中,口渴时大量饮水或口干舌燥忍着不喝
只要你运动过,就会有这样的体会,运动过程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大量喝水会刺激胃,但忍着也不对,只要你感觉特别口渴时,就说明你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水,以防体力不支。补水方法应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凉,只要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了,一小时以内的运动补温开水即可。
十八、剧烈运动中立即停止休息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果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外周血液增多,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十九、大量运动后马上洗浴
剧烈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二十、运动后大量吃糖果
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肌酸的排出,延长机体恢复的时间。因为维生素B1参与糖的代谢,还能帮助肝脏分解肌酸,使之迅速排出体外。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粗杂粮、蔬菜、肝、蛋等,或补充维生素B1,每日三次,每次10mg,连服三天。
(本文获北京市海淀区医院协会“医学科普征文”纪念奖) (供稿:张海英)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