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我敬我业

平凡的美丽

发表日期:2013-05-20 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马 楠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人阅读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那皎洁的月光将我的身影拉长,映在每一间病房,也只有手中那支小小的电筒与我一起守护着每一个病痛中的灵魂。每一个平稳的呼吸,每一声浅浅的鼾音,伴着轻轻的脚步声,构成这夜最动听的安眠曲。这就是我的职业,上帝差遣到人间的天使,承载“提灯女神”使命的天使。

在这最平凡、最平淡的岗位上,我已默默耕耘十余载。岁月轮回,光阴荏苒,从曾经年少时的懵懂无知到如今走向护理管理岗位,我在护理临床一线这个熔炉里渐渐成长。回首从护的心路历程,刚刚从护校毕业时,青涩的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仅仅就是“打针、吃药”,认为完成好这些就是工作的全部内容;时常会遇到脾气暴躁的病人冲我发火,我深感委屈;有年纪大的患者对着我“絮絮叨叨”,我会觉得罗嗦;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会呼喝护工,洗脸、洗脚……就这样日复一日,机械地工作着,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

犹记得2003年的春天,SARS病魔铺天盖地而来,全国各大医院全员戒备,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迎难而上,身边的同事也陆续奔赴“前线”。我也时刻关注着各种新闻报道,作为一名护士,职业的使命感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我,但转头看看再过几天就过五岁生日的女儿,我又犹豫了,安慰着自己:等女儿过完生日吧?万一有个意外……。然而,时间不等人,SARS病魔也不给时间喘息的机会,来不及委屈,来不及抱怨,带着一丝不舍,我也义无反顾地穿起了厚重的隔离衣,戴上了让人透不过气的口罩。尽管在心里已经想象过无数次非典病房内严峻的形式,但现实还是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那是生与死的考验,是天使与病魔的拉锯战。

透过布满潮气的护目镜,我看到的不是病人面对死亡的绝望,而是第一次从内心感受到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期望。三个月的隔离工作带给我的是深入灵魂的震撼,让我幡然醒悟: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吃药”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承担起点燃生命,重塑希望的职责,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

狂风暴雨的洗礼让我更加成熟,更加坚强。褪去青涩的外衣,我仍旧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但我已经明白,我在生与死之间创造着不同,在康复与绝望之间创造着不同,在舒适与病痛之间创造者不同。

每天仍时刻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病人之间,反反复复做着琐碎的护理工作。用爱心体恤着他们的痛苦;用细心,照顾着他们的生活;用热心,消除他们的顾虑;用耐心,化解他们的急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全面展开,渐渐深入人心。

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主动来到病人床前,主动询问病人需要,主动进行各种宣教工作……,满意度在提高。穿衣、吃饭、打水、洗浴,夜间体贴地掖好病人的被角、关好病室的门窗……,陪住率在下降。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每天经历着痛苦与快乐,面对着康复与死亡,仍时常遇到被误解、被埋怨,甚至夹杂着谩骂,已学会将泪水默默流进心里,步入病房时,脸上不变的是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耐心地开导与劝慰,换回的是患者的歉意与理解。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学会放慢脚步,放缓语速,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对待老年患者说得最多的就是“没关系,您慢慢说,别着急。”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份体贴入微的关怀,赢得老人一声由衷的感谢。

我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的一名普通护士,茫茫人海中,你很难发现渺小的我。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言语,平凡的举动。对于我的职业,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平凡”,面对着熟悉的“平凡”,用我们的默默无闻诠释一个又一个不平凡。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从病人眼中的渴望,我看到了肩上的责任。病人的康复与真诚的感谢,让我执着于这份责任,坚定不移。

人们说伟大的天使,有着圣洁的双翼:一边载满关爱,一边担负责任,守护着每一个生命。我是一名护士,用我毕生的精力与汗水恪守最初的誓言!

(荐稿:景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