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长,要求护理专业以更高、更精、更尖的服务来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女性为主角的护理队伍中,男护士的出现,为整个护理队伍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对于男护生的培养教育,如何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整个过程还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2013年8月,来自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专业的两名男性护理实习生到我科参加临床实习,时间是四周。对于男护生在毕业实习这个阶段,如何从课本的理论基础过渡到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中,最初的带教计划我还是很没有头绪的,通过刘伟护士长对男护生的带教分析及指点,我从中体会到一二。
首先,从性格上分析,两位男护生的年龄在20到22岁之间,是标准的90后,他们阳光,朝气蓬勃,开朗,积极,个性张扬,敢于表达,刚刚踏入临床科室,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对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想在临床工作中尝试,这样的状态是积极的。但是,现如今,医疗环境很复杂,病患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很高,一句话,一种态度都会引起纠纷,更别说专业技术。所以我会要求他们在任何护理操作中,一定不可以单独实施。
一个带教老师带一名实习生,采用一对一带教制。老师放手不放眼,在操作中,征得病患的同意再操作,尽快让男护生熟悉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90后男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只针对同等年龄人群,对于不同年龄的病患,沟通上有很多不足。我科收治病患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信仰哲学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于20出头的男护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会要求他们在讲话之前,请叫一声爷爷或奶奶,对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在姓的后面加一个“老”,这样既尊重病患,又不失礼貌。
不解释任何病情,有需求协助找医生解释,以免解释不当引起纠纷。可以问问病人“晚上睡得怎样呀”,“吃的好不好”,“病服需不需要更换”等等,这些都可以拉近护患距离,让病患有回家的感觉,得到病患的认可。
其次,从家庭结构分析,两位男护生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做家务,是一个十足的“小皇帝”,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很强,缺乏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针对这一特点,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从小事做起,比如及时清理治疗车下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擦净治疗车的污垢;三室卫生的打扫及休息室卫生的打扫;给病患更换床单位,为病患洗头擦背,协助排尿排便,剪指甲,病房楼道地面有遗洒的水或是别的异物,要有及时清理的意识,避免病患及工作人员跌倒。多多鼓励,让男护生有成就感,激发其兴趣,培养自信心,从而更愉快地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再次,从性别上分析,由于临床科室的护理队伍还是以女性偏多,带教老师也多以女性为主,医院没有配备男护休室及更衣间,所以只安排男护生上白班,暂不安排夜班。在临床护理中,很多病患及其家属认为护理工作应以女性为主,对男护生充满排斥,不愿意男护生做任何护理操作。为了不影响病患及家属的情绪,男护生只能观摩,而有的护理操作,例如女性导尿、灌肠,只能将其拒之门外,这就丧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作为带教老师,对于这种性别上的尴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从理论上强化这些操作的知识。
最后,从报考专业分析,我问过这两位男护生,为什么报考护理专业?答案很一致:好找工作。很显然,各家医疗机构在聘用人才方面,男护士的需求还是很高的,基本上有一个要一个,所以男护士的就业几率是很高的。但是,真的是热爱护理事业吗?可能就有些牵强了。护理工作琐碎、繁重、辛苦,很多人不理解,更有甚者,带着“有色眼镜”看护理工作者,对护士大呼小叫,称护士为“服务员”。男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失望,会失落,挫败感越来越强,以至于怀疑自己的人生目标。怎样坚定自己的选择呢?我会告诉他们,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光芒与暗淡,而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行业之星。干一行,爱一行,是金子总会发光。救死扶伤,多么光荣;拯救人类,多么崇高。树立信心,坚定理想,我爱故我在!
总之,在男护生的带教过程中,本着多关爱,多理解,多鼓励,多锻炼的宗旨,使其坚定自己的理想,树立良好地自信心,在护理工作中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培养职业自豪感和良好的道德操守,顺利走向临床一线岗位,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