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真的安全吗?——孕期控制好体重,自然分娩才是硬道理。
再谈谈最近产科联合多科室成功抢救产后出血、子宫卒中患者一例。
患者30岁,于2016-06-19 20:39主因“剖宫产术后出血35小时,发现子宫肌壁间血肿17小时”转入我院。患者因“边缘性前置胎盘、巨大儿”于2016-6-18 8:35在外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汹涌,约1600ml,给予输血补液治疗, HGB54g/L,FIB1.86g/L,血压降至82/42mmHg,考虑失血性休克、DIC。于12:22估计出血达3000ml,再次开腹探查,术中见子宫收缩乏力,予横向捆绑子宫,两次手术共计出血6000ml,输入悬浮红细胞17U,血浆1800ml,纤维蛋白原4g,凝血酶原复合物800iu,于2016.6.18 18:23入当地ICU治疗。予抗炎、促宫缩、止血治疗,输O型血红细胞8U,新鲜血浆800ml,白蛋白20g。行盆腔增强CT示:产后子宫、子宫内密度不均匀及子宫壁强化不均匀,盆腔超声示:子宫肌壁间血肿(最大126mm×63.7mm)。患者持续性心率快波动于150次/分,出现体温身高至38.2℃,转我院。
查体:体温(T) 38.9 ℃ 脉搏(P) 148 次/分 呼吸(R)34 次/分 血压(BP) 127/92 mmHg,休克指数0.62。表情痛苦,全身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快148次/分,率齐,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啰音,下腹膨隆,宫底脐上5指,张力大,压痛(+),无反跳痛及反跳痛,下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新鲜切口,无明显渗血,敷料可见少量鲜红色血迹,左下腹可见一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液体,量约300ml。移动性浊音阴性。产科检查:下腹膨隆,宫底脐上5指,张力大,压痛(+)。
入院诊断:1剖宫产术后。2产后出血(6070ml)。 3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4失血性贫血。5盆腔感染。 6子宫肌壁血肿。7感染中毒性休克。处理: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考虑产后出血,子宫巨大,蜂窝状,子宫肌壁间巨大血肿,请全院会诊,考虑随时有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败血症、MODS、凝血功能异常等可能,病情急危重,手术指征明确,于2016-06-20 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多量暗红色游离内出血,约400ml,子宫增大如孕25周大小,外观呈紫蓝色,水肿明显,组织极糟脆,娩出子宫过程中宫体右侧近宫底处发生浆膜破裂,可见多量暗红色血块流出,予缝扎止血,可见横行及纵行捆绑式缝合线,子宫左后壁与降结肠系膜缝合,双卵巢、输卵管外观呈紫黑色,表面可见陈旧性血块,组织极糟脆,符合坏死样表现,考虑子宫及双附件均缺血坏死,无保留价值,若强行保留有继发严重盆腹腔感染,未及产妇生命可能,建议切除子宫及双附件;向患者家属详细交待病情,经充分知情同意后改签字,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输红细胞4U,血浆400ml,术中尿量1200ml,腹壁原引流管处留置引流管1根。术后血压140/70mmHg,P 130次/分,SP 95-100%。
术后诊断:1产后出血。2剖宫产术后。3失血性休克(代偿期)高乳酸血症 。4子宫血肿(卒中)。5双附件坏死。6子宫次全切除+双附件切除术后。7子宫收缩乏力 。8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9感染中毒性休克。10、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术后入ICU加强监护,支持治疗3日转回产科治疗。术后一周好转出院。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其中因巨大儿导致的剖宫产明显增加,剖宫产破坏了子宫的完整性,可导致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孕期控制好体重,自然分娩才是硬道理,才能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