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主动请缨、逆行而上 白衣天使在社区

——记录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站张春燕、曹丽丽医生简要事迹

发表日期:2020-04-13 来源: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作者:聂海红 本页责编:高璐,左彦
人阅读

image001.jpg

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医生张春燕和全科医生曹丽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响应国家和区卫健委关于支援社区抗击疫情的号召,闻令而动、逆行而上,主动请缨。履行了医务人员的崇高职责,彰显了职业品格的大爱无疆,在疫情防控的基层战场书写了巾帼卫士的责任担当。

主动请缨 下沉社区

为积极响应区卫健委关于选调医护人员下沉社区、支援防控的通知精神,筑牢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的“桥头堡”和第一道防线。大年初五,莲花池西里社区服务站站长蔡根深同志,接到所在丰台区卫健委紧急通知:需派两名社区医生支援六里桥北里社区和八一厂社区,协助指导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蔡站长号召全站人员积极参与上述社区的疫情防控。全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主动请缨,纷纷写下请战书,面对群情高昂、敢于担当的过硬团队,蔡主任既欣慰又纠结,派谁去呢?

image003.jpg

这时,两个身影站了出来“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我年轻我先上!”。中医科医生、共产党员张春燕和全科医生曹丽丽抢先回答。蔡站长经过综合考虑,批准了她俩的请求,并要求她们:“我们等你们平安回来”。

两个孩子的妈妈张春燕和刚毕业不久的曹丽丽顾不上和家人商量,准备齐全开展工作需要的医用物品后,便投入到下沉支援社区的工作中。

发挥专长 主动作为

张春燕曹丽丽两名女医生分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有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们深刻理解中央和各级党委“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指示精神,进驻社区后,根据市委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的相关通知要求,认真分析疫情形势和防控重点,结合社区居民成分、分布结构、生活设施、防控人员配置,特别是具有防控技能人员少的实际情况,她们发挥专业特长,向社区疫情防控小组提出了小组成员技能培训、新冠病毒科普、地毯式排查、网格化“二维码”管理、小区门禁管控、自媒体平台建立、联席会制度、日报告制度、居家隔离观察服务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主动承担了防控小组会议组织、各类文字材料起草、防控物品保障、排查信息统计、疫情分析报告、防控措施完善等综合协调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力求在防控工作的推进中“排查不排外,隔离不隔心,有求必有应”。确保零脱管、零漏管、零感染。架起社区党委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筑牢社区居民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未标题-1.jpg

全面覆盖 耐心细致

“您好,我是世纪坛医院莲花池社区的工作人员,请问家里有几个人?最近有没有从外地返回或者来访的?最近家里情况咋样?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有没有感冒发烧的?没事尽量别出门,出去一定要带口罩做好防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的指示要求,张春燕曹丽丽从正月初五进驻社区近3个月以来,大力开展社区疫情防控“敲门行动”、“地毯式排查”和“跟踪监测”,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协助居委会对本社区常住和暂住居民、出入北京、外省市、境外及返京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及相关状况记录,例行日常健康随访、体温测量和跟踪监测。每天她们和社区疫情防控小组一道,进院落、到单元,楼挨家挨户敲门,挨家逐户测量体温。排查、追踪从疫区返回、出京返回或与疫区人员有接触史的居民身体情况。并将排查的楼门号、掌握的住户姓名、人员数量、联系方式、当天体温、身体反应、有无出京和来京人员等情况,详细记录在社区疫情排查表中,建立疫情防控各类台帐。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三无小区”目标,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社区党委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要求,提供了数据支撑。

多策并举 体贴入微

深入小区各个单元楼门、密集活动区域,张贴健康、宣传资料,加强舆论引导,专业指导,心理疏导,人员劝导。

无论是在日常上门情况排查、对医学观察居民随访、社区巡逻、小区关卡值守、重点人员服务过程中,还是在下班休息中,都对社区居民耐心地进行“新冠”科普讲解、市委文件解读、社区防控措施和协助自我情绪调整。张春燕曹丽丽在防疫宣传手册上,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微信号码,24小时在岗、在线。并通过微信群转达中央、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最新举措,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疫情政策,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居民面对的困惑和咨询,进行健康宣教和居家防护指导。

她们一次一次地记录着,不厌其烦地解释着,又轻声细语地嘱咐着。叮嘱居民们出门戴口罩、免聚会,回家勤洗手,多通风。对于情绪紧张的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对隔离人员发热咳嗽等问题,认真分析病情,及时提出到定点医院就诊的建议并给予心理安慰。她们在医学观察的随访过程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今天感觉怎么样?不用紧张,我们一直都在您身边。”对进社区大门的外来人员,说明“外防输入”利害关系和迫切需要,并善意进行劝阻。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聚众聊天的内部居民,讲解“内防扩散”的重要意义和公众责任,诚意劝导大家不聚众、不聚集、少出门。

未标题-2.jpg

着眼全体 关注重点

六里桥北里社区和八一厂社区的疫情防控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为了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和反弹,张春燕曹丽丽经常加班加点。

为了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她们每天通过微信、电话、入户排查、随机走访、重点必访的途径,广泛收集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等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居民,在做好动态监测的同时,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为他们购买米面油盐、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帮助行动不便及空巢患者取药,送去温度计、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每天指导辖区的相关部门进行小区内环境消毒。竭尽全力为居民服务,做到隔离不隔爱,为社区居民吃下了“定心丸”。

为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深度融合,协调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现实问题。张春燕曹丽丽主动担负起为居委会工作人员发放中药代茶饮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免疫力,确保社区防控一线主力军的战斗力。

由于服务量大,她们经常忙碌到深夜。当张春燕同志回到家中,两个孩子早已进入梦乡。刚刚结婚不久的曹丽丽同志,深夜工作结束走进小区,大老远就看见爱人站在路灯下焦急等待的身影。她们的全方位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世纪坛医院的医生太体贴了,有你们在真是我们的福气!”。

张春燕曹丽丽的事迹是社区医务人员们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风暴,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桥头堡”,社区医护人员是冲锋一线的“钢铁侠”。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所有世纪坛人,贡献了“世纪坛智慧”,发挥了“世纪坛力量”,留下了“世纪坛温度”。他们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奋力而为,在疫情防控的不同点位上践行了初心使命,书写了责任担当,彰显了大爱无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