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记:果敢暖心的全科医生
2018年8月14日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社区医疗中心主任张晶的全科门诊时间,也是我入职的第21天,这是我第三次跟张主任出门诊了。跟往常一样,她耐心细致地诊治每位病人。9点刚过,一位大妈在老伴儿陪伴下走进诊室,经过详细的问诊,得知大妈昨天下午开始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进一步问诊后得知大妈有高血压病,一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特殊的症状立刻引起了张主任的重视,细致并有针对性的检查后发现患者不仅走路步态不稳、有些摇摆,右侧肢体力量也稍有减弱,指鼻试验阳性,复测血压达到180/100mmHg。听到血压值大妈立刻紧张起来,“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血压!我按时吃药了,这是怎么回事?”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查结果,张医生考虑可能是急性脑梗死,一边让患者保持在诊查床上休息,一边安抚患者情绪、说明病情和潜在的风险,并建议马上住院观察治疗,听到需要马上住院,大妈刚刚平复下来的情绪又焦虑起来,不断重复着“大夫,不会很严重吧?我家孩子都在上班,我老伴儿身体也不好,怎么办手续呀……一个人怎么能行?”又是一阵轻声细语的安慰之后,张大夫马上电话联系神经内科付睿主任并说明病情,付主任立即为其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直接收住院。内科分诊护士立即通知患者服务中心,3分钟后3名工作人员推着轮椅来到诊室,两人熟练地帮助大妈安坐在轮椅上,一人陪着大爷去办住院手续,一人帮忙引领呼叫电梯,从诊室到神经内科的转诊全过程中张大夫一直陪在大妈身边,拉着大妈的手,不断地安慰她。直到将大妈交给神经内科主管医生手上。
在随后的急诊磁共振检查中,大妈被确定为亚急性脑干桥脑梗塞。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这消息吓了我一跳,不仅有些后怕,试想如果没有果断判断与畅通的转诊通道,患者的病情会怎样发展?原认为全科医师看的都是慢性病或者病因筛查的患者,没想到还有这么危重的患者。我忐忑又好奇问张主任,全科门诊怎么还有这样的患者呢?张主任说三级医院的全科门诊多症状病因筛查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为主,有些危重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不知道挂什么科,也会选择全科门诊,所以重视问诊和体格检查,利用有限的条件,识别急危重症早期表现,及时转诊,可以赢得抢救时机,也是全科门诊的职责所在,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荐稿: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