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疫情大考
创新举措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疫情之下,如何全方位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考验着医院后勤管理者的能力和智慧。8455线路检测中心历经一次次疫情大考,千淘万漉,狂沙吹尽终见“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疫情下后勤服务保障模式,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一、构建疫情防控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好疫情阻击战,不仅考验前方医护人员,更考验着后勤保障人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能力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打造疫情防控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一)管理网格化。为有效做好疫情下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医院优化整合后勤现有人力资源,对全院分片划格,将现有人员分配到每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医院每平米区域均有管家在服务。网格员履行管家职责;结合疫情实际,针对科室需求,开展特色“一对一”管家服务,确保地上有格,格上有人,人人有责,失责必纠。
(二)指挥网络化。为尽量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医院积极拓宽服务保障信息接收渠道,通过一站式指挥平台、物业中心指挥平台、微信指挥平台、手机APP终端,各平台指定专人职守,接收处理各类信息,及时指挥协调各类保障资源。遇重大情况可直接拨打主管领导电话,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
(三)服务精准化。深化落实“接诉即办”,在网格化管家服务的基础上,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将“面对面”变为“线连线”,为科室提供“无接触”服务。平台接收需求,管家研判处置,按类别派工,实施“点对点”精准化服务,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中间环节,提升保障效率。
(四)运维智慧化。严格落实疫情保障制度,狠抓后勤服务保障在一对一管家服务网格化的基础上,将上门巡视和网上巡视相结合,让各管家和科室护士建立常态化网上“问诊”机制,对科室反映的问题进行网上“开方”,线下解决,让广大医务员工享受到“智慧后勤”带来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二、突出加强疫情防控下的后勤服务保障重点
(一)创新候诊区设置。面对疫情的影响,给正常的诊疗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为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对正常诊疗的掣肘,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医疗需求,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医院开展了先期调研和论证,将防疫的端口前移,创造性的推出了室外候诊模式。按照方便就近、利于患者的原则在室外设置候诊区,结合医院实际,因地制宜,在门诊、急诊门诊、住院楼、儿科门诊等指定区域划定场地,搭设简易帐篷,按要素设置座椅、候诊显示屏、候诊广播等设施,使患者在室外就能达到以前室内候诊的效果,有效防止了患者室内交叉感染,大大降低了防控风险。
(二)扎实做好应急准备。一是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优化整合安全保卫、维修保洁、消毒处理、食堂保障等各后勤保障单元,实施全要素保障,立足高效快捷,细化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科学合理,高效快捷。二是加强物资保障。结合实战化预案,从严从实加强各类物资准备,各保障单元根据所承担的任务,提出保障需求,重点突出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重点防护物资配备,指定专人请领保管,确保物资配套齐全。三是突出应急演练。为确保突发情况应急小分队能够第一时间到位处置,应急小分队不但为各保障单元制定了应急预案,更进一步加强了综合应急演练,让每一名成员都能够在演练中明确自己职责,熟悉处置流程,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处置效率,为战“疫”赢得时间。
(三)创新餐饮保障模式。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防疫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提升餐饮安全保障水平,创新疫情防控期间餐饮保障工作。开启餐饮保障“云服务”:一是制定套餐制“云菜单”。食堂创新供应保障方式,每天制定不少于6种套餐食谱,并通过云平台里公示,供科室医护人员选择预定。二是开展多平台“云订餐”。依托微信群、6100订餐电话、手机APP进行网上集中订餐。三是推出无接触“云分餐”。在云平台上,收集整理各科室订餐信息,完成配餐打包后,按科室集中存放,由科室分时取餐;对急诊、发热门诊等特殊科室,开展“科室”专送服务。
三、注重把握疫情防控下后勤服务保障关键环节
(一)“层层加码”抓防控。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一是严格落实“1米线”。全院范围内紧急设置“1米线”。二是严格执行消杀规定。三是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24小时待命,随时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四是严格落实电梯、自助机防疫措施。按要求配置手消、纸巾、垃圾桶。五是严格落实座椅隔位措施。全院所有区域内座椅全部实施隔位而坐。
(二)“见缝插针”搞培训。为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提升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的院感防控技能,医院立足后勤实际,选拔临床院感防控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院感培训,加强个人防护。教育培训各班组维修人员、保洁员、电梯司机等人员进入相关区域工作,按该区域防护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和脱摘。强调疫情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培训:一是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的重要性。二是带手套不能代替手消。三是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四是正确处理干净物品及脏物品的方法。五是涉疫医疗废物和普通医疗废物的转运处理。
(三)“一丝不苟”查消毒。按照院感部门要求,每日对全院公共区域、电梯、水龙头、门把手、垃圾桶、医疗垃圾站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等进行定时消杀;临时任务随叫随到;设置专用口罩回收垃圾桶,组织人员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卫生干净整洁,严防病毒的孳生与扩散。教育维修人员、保洁员、电梯司机等人员进入相关区域工作,按该区域防护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和脱摘。制定应对发热人员(就诊、在院)诊疗的应急预案。重点应对发热人员CT消毒,住院病人发热检查消毒,发热门诊发热病人检查后消毒。
四、着重加大疫情防控下的后勤服务保障宣传力度
(一)突出党建思想统领疫情防控。结合医院疫情防控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战疫情,争先锋”活动,积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战疫之中,在战疫中考察干部、在战疫中锤炼党性。广大后勤党员干部以支援核酸检测、围绕核酸检测保障为牵引,加班加点搭帐篷,划一米线,设置检测各项保障要素,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二)大力开展后勤保障常识宣传。为提升疫情期间服务保障质量,为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医院及时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常识、简单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故障排除的宣教宣传,主要面向医护人员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按照网格化分工,各管片管家对本区域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主要围绕服务保障方式、中央空调的调节使用等内容,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无死角。
(三)注重培养战疫文化传承。积极做好医院后勤战疫文化的传承和工作经验积累,定期评选一次战疫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扬和表彰,让战疫有功的人香起来,让犹豫观望的人动起来,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战疫文化氛围。突出抓好心理服务。特别关注保洁员、维修工等一线保障人员心理变化,及时与专业心理辅导员联系,开通心理服务,适时围绕如何“宣泄情绪”“面对焦虑”等6个专题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行为训练,确保后勤服务保障人员良好心态。
结束语:疫情之下的医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广大后勤管理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考核。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广大医院后勤管理者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创新提高,在完善保障体系、优化指挥流程、突出保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上真正出“实招”,见“实效”,才能让广大一线医护人员后顾无忧,全心战疫;在培育塑造战疫文化上凝人心,聚人气,才能让广大后勤保障人员积极行动,积极参与;“前”“后”一心,上下同欲,才能保证疫情防控最终胜利。
上一篇: 【乐阅读】西藏脱贫攻坚情况发布会观后感
下一篇: 【乐阅读】尊重他人 成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