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优质护理

【我为群众办实事】康复治疗送到家

发表日期:2021-08-24 来源: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 作者:毛永鹏 本页责编:范晓,左彦
人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满足百姓对创新医疗服务的需求,我院搭建超一流平台,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无缝隙护理服务新机制,医护人员上门入户为患者提供系统性、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顺利康复提供医疗保障。

一位80岁老人瘫痪在床,股骨颈骨折摔伤后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她的家人在互联网上下单了,接到任务后,我的内心有些忐忑:院外康复有诸多不便,患者情况信息不多,担心患者配合度不高,或者在康复过程中有意外发生,担心康复的效果不佳等等。为此,我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做了一些应急预案。

今年,北京的雨季来的比以往更早。临行前,突然大雨滂沱,我与张显珍护士长一起来到患者家中时,衣服和鞋子都淋湿了。老人对我们的到来颇感震惊:“下了这么大的雨,我以为你们不会来了呢!谢谢你们!”

图片 1.jpg

一进门,看到卧床的老人瘦骨嶙峋。如我所料,老人股骨颈骨折卧床保守治疗6个月,骨折断端是否愈合或者畸形愈合情况不明,过了应急期疼痛虽明显好转,但由于老人和家属缺乏相关康复知识,已经出现肌力欠佳,活动度较差,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情况。如继续下去,可能会引发下肢血栓、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对于一位古稀老人,这些并发症可能是致命的。看到患者家属对老人的细心照顾,以及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我又燃起了斗志,医患同心,一定可以战胜困难!

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评估。由于老人瘦弱,又长时间没有进行功能性锻炼,关节已经僵硬,检查就比以往更难进行。我只能尽量地动作放轻、放缓,老人长时间卧床,情绪低落,对未来并不乐观,我一边检查,一边跟老人聊天,缓解老人的抵触情绪,帮助老人建立信心。

既往B超显示,患者双下肢无静脉血栓,左颈内动脉瘤,肾功能不全,多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肺气肿,肺大泡。右侧下肢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良好,左侧髋、膝、踝活动度良好。肌力评估右下肢3级,左下肢4级。

患者神志清,精神软,消瘦,配合度尚可,呼吸平稳,自诉不费力。经过对患者的评估和对主要问题的分析,在科室医生的帮助下,我们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阶段性的康复目标。老人年事已高,记忆力和理解力有限,幸好我提前准备了先期制作的康复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让老人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和作用。

图片 2.jpg

鉴于老人长期独居,平时由保姆在旁陪护。我也教陪护保姆学会护理及康复技巧,叮嘱老人康复护理的注意要点,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时指导答疑。

通过多次上门康复指导,聊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加信任我们,也更加坚信了信念——只要按照要求,高标准地完成康复训练就有望改善现有的状态。

如今,在患者和家属的大力配合下,患者可独立标准地完成健侧腿直腿抬高7-10个,患侧腿可在辅助下完成直腿抬高5-8个,双下肢肌力有一定改善,并实现了床旁坐、在辅助的情况下能健侧腿支撑站立3-5秒,通过轮椅辅助可以带着患者走出家门,逐渐回归社会。患者对现有的康复效果非常满意,对日后恢复抱有积极的信心。

通过多次的康复指导,老人的面色一次比一次好,眼神也从以前的暗淡无光到现在神采奕奕,老人从以前总觉得自己再也站不起来,到如今也敢尝试短时站立,这让我颇感自豪。

其实,很多护理康复治疗需要持续性的、阶段性的完成。经过此次外出入户,虽经历种种困难,但不仅让患者避免了更严重的并发症,开始逐步康复,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这是我们医护人员迈出创新医疗服务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将总结经验,不断优化,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