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乳腺癌术后患肢如何康复锻炼?

来源:乳腺外科 作者:刘芳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乳腺癌术后由于手术切除范围较广,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6%-70%,主要表现为腋下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肌肉力量下降、运动后迅速出现疲劳以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等。据统计,约有12%-49%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于手术后1年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

其中,肩关节功能障碍作为乳腺癌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1%。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时间、方式、强度决定了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和效果。

大多数患者由于没能在合宜的时间里、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患者功能锻炼,从而错失了有效时机。因此,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患肢功能和消除水肿至关重要。

图片1.jpg

那么,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前,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方法较多,可根据手术方式、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其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锻炼应循序渐进。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过度的锻炼会影响切口的愈合,术后7天内应限制肩关节外展,以免影响皮瓣愈合。

第二、与按摩相结合。手法按摩能减轻患肢僵硬和疼痛,同时按摩对神经系统有镇静或刺激作用,有利于皮肤愈合,减少疤痕增生,有利于肌肉,神经功能恢复。

第三、坚持锻炼时间不应少于半年。术后半年,特别是前3个月,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与有氧运动结合。可保持和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和改善。

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患肢功能和消除水肿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流出,避免术后上肢水肿;减少皮下积液、积血,避免皮瓣坏死,同时,还能减少疤痕挛缩的发生,提高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重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2.jpg

乳腺癌患肢康复门诊是由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外科创办的护理特色门诊。目前,与首都医科大学乳腺癌心理社会康复研究团队合作,以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为主,分为线上健康咨询和护理门诊现场咨询指导两种形式,方便术后患者定期来门诊进行测量、评估以及康复咨询指导。

乳腺癌患肢康复门诊根据每位就诊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等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患肢康复计划,并针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及康复治疗,让锻炼事半功倍。其就诊率较开诊以来增长了15倍左右,竭诚为乳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康复服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