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人文医学故事】
劫后重生舞翩翩 七十能饶百岁期

——记陈凤才先生的抗癌故事

发表日期:2022-03-18 来源:腹膜肿瘤外科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2022年1月31日,正值辛丑年的年终岁尾。家住内蒙通辽科尔沁区清河镇的陈凤才先生,又一次准时地把拜年祝福发到了李雁教授的手机上。从2015年6月19日手术至今,整整7个年度,每一年春节前夕,陈先生都会给李雁教授发一条文字或视频信息,一是汇报一下一年来身体的恢复情况,二是表达自己和全家对李雁教授的祝福和感激。

今年的祝福是一条约50秒的视频(图1)。陈先生尽管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体格硬朗、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视频中的陈先生无需家人搀扶、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录制。他说:“李雁主任您好,7年前在您精湛技艺和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目前我的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起居状态正常,而且每天能去广场跳1个小时的广场舞。生命的延续、福音的到来,非常感谢李主任!我一旦去北京,一定会看您,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再见!”。没有什么比病患的康复和高品质的生活,更能让医生开心的事儿了,看着陈先生那容光焕发的精神头儿,那热爱生活的劲头儿,李雁主任非常欣慰,总是回以鼓励和祝福!

图片9.jpg

图1 向李雁教授拜年祝福的陈凤才先生(拍摄于2022年1月)

陈凤才先生是内蒙通辽人。尽管出身于农家,中学期间又赶上“文革”的动荡岁月,可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陈先生自学了财会知识,并经过层层选拨,最终入职到通辽市威士大酒店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长年累月的财务管理工作使陈先生养成了严谨、细致、投入的工作作风。只要是进入工作状态,陈先生便经常忘了按点吃饭。尤其是到了月底年终账目核算、汇总的时候,工作量繁重,甚至有时会通宵达旦。久而久之陈先生落下了老胃病。退休之后的陈先生本该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可退下来没多久,朋友新开的建筑工程公司急需有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辞辛劳的陈先生又披甲上阵、奔赴一线,仍旧整日地奔波忙碌。

2015年5月底的一天,想着月底账目需要尽快核算的陈先生早上起来匆匆地扒了一碗剩饭剩菜,就想赶到单位去。可就在出门时,肚子突然翻江倒海般的搅动起来,不仅把吃的饭菜都吐了出来,呕吐物中还伴着血块,紧跟着持续呕吐鲜血,很快陈先生便出现了晕厥伴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冰冷等症状。吓坏了的家人们赶紧拨打120救护车,把陈先生送到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科。经过止血、输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后,陈先生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可接下来完善的胃镜结果又给了惊魂未定的全家人一个晴天霹雳,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处黏膜溃疡伴明显增厚,考虑胃癌,并建议转院治疗。陈先生的儿子陈辉说:“得知胃癌结果的那一晚,是我们一家度过的最漫长的一个夜晚,妈妈和姐姐都哭红了眼睛,我和弟弟都默不做声地一支接一支的抽着烟。沉默、压抑的氛围有一种快要让人窒息的感觉。”正当全家慌乱无措时,听闻消息的七叔陈凤玉也赶了过来。他安慰着说:“大家先别难过,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目前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工作,我咨询一下他啊!”经过与同学沟通后的第二天,陈先生便在弟弟、儿子、老伴的陪同下紧急乘车到达了北京,并入住了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科。陈凤玉的同学请来世纪坛医院的病理科会诊,明确了胃癌诊断。并针对可疑病变血管做了介入栓塞术防止再次出血。同时又请来腹膜肿瘤外科李雁教授会诊。“当时我们对胃癌诊治还不是特别清楚,至于下一步治疗,其实我们还想去肿瘤专科医院看看,可是与李雁主任见过一次面后,我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弟弟陈凤玉回忆起了当时与李雁主任首次会面的情形,“李雁主任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留着平头,非常的年轻、干练,额头上还挂着微微的汗珠,一看就是急匆匆地赶来会诊,李雁主任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珠,开门见山地说,‘我刚才到了病理科,又详细地对病理结果进行了复阅,考虑胃印戒细胞癌。这种病理类型预后很差,需要尽快完善全身检查,如果没有全身远处转移的证据,要尽快手术,但是为预防潜在的腹腔种植转移,需要做细胞水平的肿瘤减灭术,并要联合术中的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他还通过一张张草图详细讲解了手术的流程、技术难点与潜在的风险”。“讲解的太清晰、太透彻了,我不是学医的,可是看着这一张张草图,我和嫂子竟然无师自通,不但弄懂了肿瘤外科根治的含义,也把李雁主任的建议听到了心里。我们都觉得尽管这种手术方式比较新颖,但对于真正控制癌症,的确值得去尝试”。时至今日谈到李雁教授的会诊情形,弟弟陈凤玉仍是如数家珍,语气里满是钦佩与敬重。陈凤才先生事后也动情的回忆道,“李雁主任真是一个严谨的人,告知、分析病情,要么是具体的数据、要么是直观的图表。我做财务,跟数字、图表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实话说,我做不到也很少发现有人能像李雁主任那样做事认真、细致。虽然跟李雁主任刚见几次面,但我从心底里佩服他,对于他的建议,我认可也愿意接受!”

之后陈凤才先生于2015年6月8日转至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图2),完善相关检查后,并于2015年6月19日做了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

图片10.jpg

图2 转至腹膜肿瘤外科的陈凤才先生和老伴(拍摄于2015年6月)

手术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术后的一个细节,至今仍令陈先生的儿子陈辉记忆犹新。当李雁教授按照自己严谨的习惯,向他们展示完整切除的胃大部脏器连同累及的十二指肠、各种网膜和腹膜、清扫的各组淋巴结等标本时,着实把陈辉吓了一跳,“那满满的一盆啊,大概有5-6斤吧,不过看着这完整切除的肿瘤,心里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术后重生的陈凤才先生也用略带喜感的话语表达了对李雁教授的感激,“李雁主任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把我变得更苗条了啊!”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肿瘤侵透胃壁全层达浆膜外脂肪组织,且累及幽门及十二指肠,胃大弯、胃小弯、幽门上、幽门下淋巴结均发现了转移癌。因病理分化差,且多发淋巴结转移,为防止术后复发,术后1月陈凤才先生又接受了6周期术后全身辅助化疗和2周期的腹腔灌注化疗。此后定期随访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征象。经历父亲整个诊疗过程的陈辉事后深有感触地说:“父亲操劳了大半生,晚年患癌,很不幸,但我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的诊疗之路并没有经历太多的波折,主要的是我们有幸及早遇到了李雁主任。说心里话,从刚开始得病时的茫然无助,手术时的忐忑不安,化疗期间的纠结彷徨,到现在的欣慰感激。这一路走来,看着周围有那么多患癌朋友要么术后复发、要么进展甚至离世,作为子女,心中始终有一种隐忧和担心,可随着父亲慢慢的恢复,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我们是越发地感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如果没有李雁主任,恐怕父亲早已经不在了!”陈凤才先生也深情地回忆了这7年来的不凡旅程,他说:“我要感谢李雁主任,给了我第2次生命,不过,我更高兴的是认识了一个值得信任与托付的杏林朋友!我几乎每年都会跟李雁主任联系,只要一听到他的鼓励,我生活的信心和劲头儿就特别足!我今年已经75岁了,可我没觉得自己有多老,我还希望继续努力地活下去,我觉得我活着就是对李雁主任最好的报答!”

术后恢复的陈凤才先生,除了定期复查与随访,在生活方式上也谨记李雁教授的建议。吃隔夜饭的习惯杜绝了,并严格低盐、低油、低糖饮食。为了保持合理的体重并积极融入社区生活,陈先生走出家门,练起了广场舞,现在已然成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领舞达人!与此同时,在陈先生的影响和带动下,家人们也逐渐摒弃了既往偏重口味的烧烤、腌菜和油腻饮食,有意识的多吃些新鲜蔬菜和瓜果,并合理控制体重。陈辉说:“父亲在饮食和防癌宣传上给全家做了表率,激励着我们也能够像父亲一样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绝对是预防癌症的关键一环啊!”

当我把陈凤才先生和家人的感触转述给李雁教授,李雁教授听完后很欣慰地说:“陈凤才老人是我们团队到北京后救治的第一个胃癌患者,他的效果不错,也是对我们团队努力开创胃癌腹膜转移治疗新策略的一种肯定和鼓舞。作为医务工作者,帮助癌症患者摆脱病魔,重返社会,是我们最基本的心愿。但他的故事使我更欣慰的是,陈凤才老人能够结合自身抗癌经历,现身说法,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重树信心,对于普通的社会大众也是一次很好的防癌科普宣传。”“我们要知道,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仍较高,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中国新发胃癌患者人数约为679,100人,占世界总发病率的40%以上,其中90%的胃癌患者初诊时即为进展期胃癌。约14%的患者在胃癌确诊时已发现了腹膜转移,其余76%的患者在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又有约43%的患者会以腹膜转移为主要复发形式。所以我们的胃癌整体治疗效果相较于近邻日本仍有较大差距。恶性肿瘤从生物医学角度上看是一种病理性疾病,需要我们从科研和临床方面加大科技攻关,努力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但从恶性肿瘤持续高发、患癌家庭不断增多等社会学角度看,癌症的防控是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才能有所进步。所以我们一直在践行和推广社会肿瘤学的理念,以期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来认识癌症、了解癌症,并自觉自愿地加入防癌、抗癌的宣传队伍!”听完老师的一席话,我似乎对每一个抗癌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治病救人、驱疾除患固然是作为医者的职责所系和道义相托,但见微知著,从微观的基因、分子病理研究进而引申至宏观的家庭、社会学范畴,不能不说是一次肿瘤多学科研究的跨越和开拓。社会肿瘤学是广大的肿瘤专家团队根据我国近30多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现实,察微知远、省身引义,针对国家整体防癌策略而进行的一种学术探索,更反映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优秀的肿瘤专家团队甘于根植现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引领开创的使命和担当。

采访的最后,陈凤才先生的儿子陈辉又给我发了一段陈先生悠然起舞的视频(图3),舞蹈中的配乐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曲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视频中的陈先生,笑容满面,神态怡然,看着他从容有力的舞蹈动作,与周围舞者其乐融融、欢歌笑语的场面,很难看得出眼前这位“领舞达人”曾是一位中晚期癌症患者。

图片11.jpg

图3 陈凤才先生怡然自得地与舞伴们踏歌起舞(拍摄于2022年3月)

听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催人奋进的乐曲,感受着那洋溢在陈先生身上惬意、蓬勃的快乐劲儿,使我想起了晚唐诗僧齐已的“不死任还蓬岛客、七十能饶百岁期”的诗句。“长命百岁”是我们中国人自呱呱坠地的孩童时期就已经被寄托的最纯真和最美好的祝愿。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年过古稀的陈先生,踏着欢快的步伐,像歌中唱得那样“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能够椿萱并茂、寿登期颐!继续谱写“家庭美满”(图4)和“抗癌模范”的新篇章。

图片12.jpg

图4 陈凤才先生和谐美满的一家(拍摄于2022年1月);A:陈先生与老伴;B:陈先生与弟弟、妹妹一起(图中左侧第2位为七弟陈凤玉先生)

陈凤才先生简要治疗经过(图5):

1.2015年5月27日,进食隔夜早饭后出现呕血,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完善胃镜提示胃小弯处黏膜溃疡伴明显增厚,考虑胃癌

2.2015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腹部增强CT提示胃窦部占位,胃窦壁增厚,后壁为著,最大截面约3.6 cm × 2.4 cm,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胃镜提示自胃角、胃窦起始处可见大小4.0 cm × 5.0 cm的不规则溃疡,表面凹凸不平,边界尚清楚,边缘不规则,组织硬脆易出血,胃窦变形,胃小弯缩短,胃壁僵硬,考虑胃癌。胃镜活检病理为胃印戒细胞癌。

3.2015年6月19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行胃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

4.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术后行全身化疗FOLFOX方案1周期+SOX方案5周期,期间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腹腔灌注化疗2周期。

5.2015年12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规律复查显示无肿瘤复发。

6.2015年6月至今,总生存期近7年,家庭和谐,抗癌义务宣传员。

图片13.jpg

图5 陈凤才先生诊疗过程流程图

李雁教授点评: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主诉“呕血10余天”,隐匿病程,起病急骤。

2.个人饮食不规范,有长期偏嗜隔夜饭、嗜咸饮食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

3.体格检查腹软,未见明确阳性体征。腹部CT提示胃窦部占位,胃窦壁增厚,后壁为著,最大截面约3.6 cm × 2.4 cm;胃镜提示自胃角、胃窦起始处可见大小4.0 cm × 5.0 cm的不规则溃疡,胃壁僵硬,考虑胃癌。胃镜活检病理为胃印戒细胞癌。

4.开腹探查发现胃小弯侧胃角部可触及质硬肿瘤,肉眼可见突破浆膜侵犯小网膜,胃周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行根治性胃远端大部切除术+D2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完整切除部分十二指肠和近端距肿瘤5.0 cm的3/4胃。

【诊治经验】

1.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占世界总发病率的40%以上,而且90%的胃癌患者初诊时即为进展期胃癌。因此,我国胃癌整体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35.9%。进展期胃癌中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最高,治疗效果最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印戒细胞癌发病有上升趋势,占全部胃癌的16% ~ 20%,国内的报道低于国外。在初治的胃癌患者中,大约10% ~ 20%的患者伴有腹膜转移,即使在胃癌根治术后,仍有将近50% ~ 60%的患者以腹膜转移的形式复发,而胃印戒细胞癌有20%的腹膜转移率。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T分期为T3 ~ T4、浸润型胃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均为胃癌腹膜转移的高危因素。

2.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活检病理、腹部CT等检查,活检病理为胃印戒细胞癌诊断金标准,病理具有典型的印戒细胞表现。

3.胃印戒细胞癌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中位生存期15.9 ~ 20.8个月。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改善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4.本例患者胃印戒细胞癌诊断明确,且侵透浆膜层,具有腹膜转移的高风险。应按照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策略,手术务必切除干净,而且要通过热灌注化疗技术消灭手术中可能脱落种植的肿瘤细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肿瘤复发。

5.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目前是胃癌腹膜转移等继发性腹膜肿瘤的最有效策略,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明显改善了长期生活质量。该技术体系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手术切除、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灌洗等技术方法。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清除腹膜及腹腔内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再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即充分利用热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从而清除腹腔内微癌灶和腹腔游离癌细胞,达到细胞学水平的根治。

6.李雁教授团队在我国较早开展了规范化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策略的探索。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肿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陈先生的治疗效果表明经过规范性综合治疗,长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获得了长期无病生存。需要进一步推广规范化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

(陈凤才、陈凤玉、陈辉 口述,徐大钊 图文终稿,李雁 审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