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际癌症论坛2022
“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分论坛成功召开
12月16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抗癌协会主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承办的2022首都国际癌症论坛“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分论坛于北京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9名护理专家与全国各地百余名参会的护理同仁相聚直播现场,分享肿瘤康复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以期推动护理创新与发展,助力健康中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质量安全。陈静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她表示虽然疫情肆虐,使得会议在线上举行,但还是希望广大护理同仁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共同学习,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8455线路检测中心护理部顾怡蓉副主任主持了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肿瘤患者营养、康复、心理全程护理”。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均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博士刘艳飞、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郭巧红、8455线路检测中心护理部主任刘俐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强万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陆宇晗、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护士长裴永菊、8455线路检测中心胃肠外科护士长于恺英分别作了专题演讲。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均娥做了题为《运动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效果的研究》的专题报告;刘均娥教授回顾了乳腺癌患者的症状管理,为我们展示了其团队在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进行的一系列运动干预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成果,让我们领略了高质量的研究团队的风采,获益匪浅。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做了题为《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ports anticancer》的专题报告;朱为模教授表示运动在预防和治疗肿瘤中积极作用,并阐述了特定的运动促使身体产生内源性药物、激素和细胞因子,直接组织调整和修复,血流灌注和血管适应。因此,运动可以防治癌症。朱为模教授的分享使我们对运动抗癌又有了新的认识。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博士刘艳飞做了题为《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的专题报告,刘艳飞博士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建立上肢淋巴水肿的预测模型,筛选高危人群。从而能够及时开展分级分类的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对于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郭巧红做了题为《尊严疗法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经验》的专题报告,郭巧红教授研究的内容是安宁疗护,为患者提供躯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照护,其宗旨是帮助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活得有尊严。受文化背景、传统思想、信任度等因素影响,尊严疗法的接受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作为专业人员的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帮助尊严疗法的推广。
8455线路检测中心护理部主任刘俐惠做了题为《肿瘤康复护理门诊在肿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刘俐惠主任表示建立肿瘤康复护理门诊,护士能够在特定的护理领域提供高级护理实践服务,以满足就诊者及其家庭在护理方面的健康需求。同时拓展了肿瘤护理内涵,填补了医疗门诊的缺失,实现了对肿瘤患者康复的全程管理,为专科护士和骨干实战业务提供平台,为与会的护理管理者们提供了宝贵思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强万敏做了题为《口服抗癌药物、居家安全管理》的专题报告,静脉输注的抗肿瘤药物的注意事项对于我们的护理人员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强万敏主任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关注的角度,口服抗癌药的使用,患者从医疗环境转移到了居家环境,患者由被动接受药物,到自我管理。我们更需要做好患者教育,帮助患者正确用药,降低危害药物的暴露风险,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使我们收益匪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陆宇晗做了题为《癌痛患者全程管理模式的实践》的专题报告,疼痛是癌症病人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癌痛规范化治疗,逐渐在全国的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和普及,疼痛作为癌症患者的第5项生命体征被重视和管理。陆宇晗主任基于信息系统的癌痛全程管理模式帮助了很多癌症患者实现了对于疼痛的全程管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护士长裴永菊做了题为《慢病患者营养评估与流程管理》的专题报告,裴永菊护士长梳理了营养筛查的方法与意义,讲解了慢病患者进行营养管理的目标与流程,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她们的工作经验。与会护理同仁们对裴永菊护士长的精彩报告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8455线路检测中心胃肠外科护士长于恺英做了题为《护士在肿瘤营养管理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于恺英护士长表示肿瘤患者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营养挑战,在营养治疗中,护士是发起者、是教育者、是实施者、是评价者、是研究者。突出了护士在肿瘤患者营养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地位,为与会护理同仁们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最后8455线路检测中心护理部主任刘俐惠做了会议总结,刘俐惠主任表示,在疫情形势如此严峻下,大会得以顺利召开表示非常感动,对所有参会的护理专家表示感谢,对当下还在坚守护理工作岗位的同仁表示慰问和关心,她希望疫情可以尽快过去,可以尽早恢复到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对肿瘤患者护理的发展未来提出了新的展望,与会的护理同仁纷纷表示理解与赞同。
论坛课程精彩纷呈,护理专家们围绕肿瘤患者营养、康复、心理全程护理;从癌症患者与护士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与会护理同仁热情高涨,积极讨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凝聚行业共识,助力健康、护理事业持续发展。
(荐稿:护理部 顾怡蓉)
上一篇: 药学部的旗帜 药学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