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阿司匹林”那些事儿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频率高,远胜其他抗凝药物,当然,争议也不少。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关于“阿司匹林”的那些事?看看你真正知道多少!
问题一:阿司匹林对于血栓防治为何如此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胶原蛋白交联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在这个过程中,TXA2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因素。而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减少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问题二:阿司匹林对于哪种类型的血栓有效?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内血栓的形成抑制作用较弱,其抗栓疗效明显弱于其他抗凝药物,不作为首选。
问题三:阿司匹林应何时服用?早上还是晚上?
对于阿司匹林应何时服用目前尚无定论,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从生理学的角度说,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活动均表现为昼夜节律。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 6-12 点,清晨血小板更活跃,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口服后需 3-4 小时达到血药高峰。
有人认为如每天上午服药不能对事件高发时段提供最佳保护,而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晚上人体活动少、血液相对比较粘稠。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的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但是目前并没有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可证实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病事件。
问题四: 联合口服抗凝药时应注意什么?
阿司匹林联合抗凝治疗可增加出血风险。胃肠道出血高危人群可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物,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反应,观察有无黑便,定期复查血常规和便常规。
问题五:患者漏服了阿司匹林怎么办?
单次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足以抑制体内现存的血小板活性,同时人体每天约有 10%-15% 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保证新生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因此,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然而若连续漏服将会导致血栓风险增加。若偶尔忘记服用,只需尽量在下一次服药时间服用常规剂量,无需加倍剂量,过量服用其副作用会增加。
问题六:普通片和肠溶片有何区别?
二者作用一样。但普通片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与溶解度、胃肠道pH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应与食物同服或饭后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故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吸收缓慢。需在饭前服用。
问题七: 阿司匹林能用酒送服吗?
阿司匹林和酒不能同时吃。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在肝脏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酸,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阿司匹林会降低乙醛脱氢酶活性,阻止乙醛氧化为乙酸,导致体内乙醛堆积,使全身疼痛症状加重,并导致肝损伤。
上一篇: 测量血压知识知多少?
下一篇: 「中国房颤日」话说房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