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聚焦重点工作 协同共进,提升医疗质量
——2024年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开展年中督导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了解成员单位医联体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近日,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办公室主任张晶带队,由医务处、感控处、药剂科、护理部、医联体办公室成员等专家组成督导组,对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年中督导工作。
本次督导工作覆盖了海淀区10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旨在对医联体的运行、医疗服务质量、职业暴露、双向转诊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和指导。督导工作小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现场考察、查阅资料、访谈医务人员和患者等方式,获取了丰富、真实的一手资料。
在医联体运行方面,督导小组发现,核心医院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平台逐步优化,加入检验共享、病理共享、远程影像共享的成员单位逐年增多,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协同效率。同时,也存在部分单位之间协调不够顺畅,职责划分不够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督导小组提出了明确的改进建议,要求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医联体运行更加高效有序。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联体工作的核心。督导小组重点对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规范执行情况、医疗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医联体内部的技术帮扶和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得到了较好执行。但在医疗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单位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的认识不足等。对此,督导小组计划组织医疗安全专题培训,要求各单位加强思想意识建设,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随着职业暴露的风险逐年增加,此次督导专家发现,基层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内容陈旧,处理流程不清晰等。督导小组现场进行培训,传达了最新的文件内容,帮助基层单位梳理此项工作,全力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双向转诊是医联体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督导小组通过对转诊数据的分析和对患者的访谈发现,双向转诊的通道日益畅通,但转诊流程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转诊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需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督导小组与各医疗机构共同商讨,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转诊流程和规范,加强了转诊信息的管理和沟通,以提高双向转诊的效率和质量。
在督导工作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医联体工作的先进典型。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专病特色科室建设工作,在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帮扶下,增设了变态反应专病门诊,并作为典型案例在海淀区卫健委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了现场汇报。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世纪坛医院信息中心通力合作,打通信息通道,成功实现远程影像医疗共享,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三甲医院影像科医师的技术服务。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单位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精准发力,聚焦重点工作;协同共进,提升医疗质量。医联体的各项工作在督导中得到了全面梳理和规范,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未来,医联体督导工作将持续开展,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医联体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创新医联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医联体将不断发展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荐稿:张晶)
上一篇: 医联体绿色通道:生命接力赛中的极速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