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为50岁的门脉高压、门静脉血栓伴海绵样变、脾切除术后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王先生完成开腹辅助TIPS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缓解。这也是介入治疗科自2023年12月为首例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进行开腹小切口辅助TIPS手术以来,成功开展的第20例SATIPS手术。

30余年治疗经验,8000余例TIPS手术经验,让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挑战TIPS手术禁区,开展SATIPS手术。
SATIPS手术,即外科辅助TIPS手术(Surgically Assisted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传统TIPS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门脉高压及其相关并发症,但对于门脉高压合并门静脉闭塞、门静脉海绵样变往往无能为力。此类症状被列为TIPS临床治疗中的相对禁忌症,是传统TIPS手术的“禁区”。
门静脉闭塞、海绵样变患者往往处于门脉血栓的晚期阶段,常导致门脉主干条索化或解剖结构消失,自发生长出多发的、无序侧支血管,常规的TIPS手术很难找到合适的血管建立分流道,出血风险极高。而SATIPS手术从肠系膜静脉属支进入导丝,可更好地引入肝内门脉或合适的侧支血管,并置入球囊定位标记,让穿刺位置一目了然,减少因反复穿刺门脉而导致腹腔大出血等高危手术风险,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解封传统TIPS手术禁区。

阻塞性门静脉血栓,血管形态清晰(左图);门静脉血栓伴条索化、海绵样变(右图)
但在实际临床中,SATIPS手术难度颇高,目前在我国开展尚少。据公开报道,仅北京某三甲医院2023年开展过,可供参考的资料非常少。SATIPS术式首先需要腹部外科医师精准解剖出能够顺利通往门脉主干的肠系膜静脉属支,之后介入科医师需凭借丰富的TIPS手术经验,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此外,术中还需专业麻醉医师保驾护航。可谓“环环相扣,步步精准”,方可完成SATIPS手术。
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百年老院,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多学科优势,由介入治疗科团队牵头,与外科团队、麻醉科团队密切配合,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勇挑疑难危重患者救治重担,凭借30余年治疗门脉高压患者的丰富经验,8000余例TIPS手术经验,勇攀医学高峰,成功开展SATIPS手术,为门脉高压合并门静脉闭塞、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带来救治希望。
发挥专业优势,再攀医学高峰,成功开展腹腔镜辅助SATIPS手术。
介入治疗科积极开展SATIPS手术,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的SATIPS手术治疗方法,为疑难门脉高压患者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治疗方向。今年8月,在王磊副主任、岳振东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介入治疗科继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突破关卡,与普通外科五病区合作,在开腹辅助TIPS手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展了首例腹腔镜辅助TIPS手术。据了解,腹腔镜辅助TIPS手术在临床开展寥寥无几,国内尚未发现有相关报道,国际仅发现1篇相关文献报道。
患者是一名15岁少年,因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门脉高压,反复发生呕血伴黑便8年余,辗转多家医院均无治疗希望。该名患者同样面临传统TIPS手术无法成功实施的困境,同时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心理负担重,为尽可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让腹部切口瘢痕更微创美观,经多学科会诊,最终为这名小患者选择了“腹腔镜+介入TIPS”的双微创手术方案。

术前CT影像(左图);腔镜下肠系膜静脉属支插管(中图);腹腔镜微创切口(右图)
术中,腹腔镜操作部分由我院张能维副院长带领外科团队,采用腹腔镜下分离肠系膜上静脉属支,后再经腹腔镜视野下插管至肝内门静脉分支,并使用球囊进行标记。由介入治疗科副主任王磊在插管球囊引导下为患者施行精准TIPS术,处理门静脉血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门脉高压症状显著缓解。

自2023年12月首次开展SATIPS手术,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开展了20例SATIPS手术。其中,腹腔镜辅助TIPS手术2例,开腹辅助TIPS手术18例,包含1例肝移植后门静脉血栓伴海绵样变患者、2例门静脉至肠系膜上静脉全程血栓患者,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明显,真正为疑难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介入治疗科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科室以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为品牌特色,重视发展各种肝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工作。自王磊副主任主持工作以来,科室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优势,大力推陈出新,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20例SATIPS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北京世纪坛医院在门脉高压疑难病例诊治方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未来,介入治疗科将继续牢记初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毅前行,造福更多疑难门脉高压患者,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荐稿: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