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献血还有间隔期?

来源:输血科 作者:于文娟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今年二月份,我院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参加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直属单位的无偿献血活动,而且参加此次的献血活动的志愿者中有些人常年多次献血,成为固定的献血者。

那么,献血越频繁越好吗?你了解献血的间隔期吗?一次献血量是多少呢?

我国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对献血量及献血间隔期做了相关的规定:

献血量:

全血献血者每次可捐献全血200ml或者300ml或者400ml。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ml的血浆。

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

献血间隔:

全年的献血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得少于2周,不得大于24次/年,若因特殊配型需要,则由医生批准,但最短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周。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的献血间隔期不得少于4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3个月。

打破正常的献血周期频繁献血对身体是有危害的。

对于一位正常献血者,一次献血200-400ml,占总血容量的5%-10%,献血后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细胞也会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水平。频繁献血造成身体血容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长期处在缺血的状态下,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的运输功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首先,就是机体的防御免疫能力也会下降。其次,频繁献血造成铁的丢失量的增加,时间一长会出现疲劳、眩晕、“不宁腿”和呼吸困难等。再者造成大脑反应的迟钝,随着频繁献血量的增加,血量的减少,导致脑部供养不足,长此以往会造成献血者反应迟钝,思维的敏捷性下降,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一些文献中提到,频繁献血会加速器官老化。

总之,在弘扬“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献血精神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如何科学献血、安全献血,保护好自己,才能为患者的生命护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