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不要忽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发表日期:2006-07-15 来源:肿瘤中心 作者:郭怡晖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除了手术、化疗、放疗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内分泌治疗。

  Beatson于1896年首次报道,2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病例,行双侧卵巢切除后,肿瘤的发展得到缓解,其中一例在手术后8个月肿瘤全部消退。自此,人们开始了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不断探索。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X 内分泌治疗的优点:

  1、只要病例选择得当,疗效不比化疗差;

  2、毒副作用较轻,较少,有利于巩固治疗;

  3、治疗期间病人的生活质量较高。

  X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理:乳腺是一个与内分泌激素有密切关联的器官,特别是雌激素中的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雌激素与乳腺上皮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并使之活化,可导致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而增生细胞比静止期细胞对致癌物质更为敏感,提示雌激素是一种肿瘤促进剂,它能刺激乳腺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增殖,因此能降低雌二醇或阻断雌二醇对乳腺癌细胞作用的药物对乳腺癌均有治疗作用。

  X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

  1、乳腺癌的卵巢去势治疗

  卵巢去势是多年来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对50岁以下女性能明显降低内源性雌激素,无论治疗复发转移癌,还是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疗效均肯定,但仅对激素依赖性肿瘤有效。

  2、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

  一般认为,对于ER或PR阳性的乳腺患者,不论其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有否转移,均应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

  ① 抗雌激素类药物:如三苯氧胺(TAM),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最常用的非淄体类抗雌激素内分泌药物,它与化疗不同,能预测治疗效果,严重负作用较少。长期服用TAM的病人,每年至少进行1-2次子宫B超或子宫内膜活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内膜肿瘤。 另一种药物雷洛昔芬,可使绝经后妇女乳腺癌发生率降低74%,与TAM相比副作用更小。

  ② 孕酮尖药物:甲羟孕酮(MPA),甲地孕酮(MA)属黄体酮类,一般作为TAM失败后的二线药物使用,对绝经前及绝经后的病人均有效,ER(雌激素受体)及PR(孕激素受体)阳性病人效果更佳。

  ③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包括曲普瑞林(达必佳),亮丙瑞林(抑那通),戈舍瑞林(诺雷德)等,该类药物与卵巢切除有相同作用,绝经前病人应用LHRH-A可使雌激素水平降到绝经后水平。

  ④ 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AG),福美斯坦(兰他隆),瑞宁德(阿拉曲唑)等,用于绝经后,ER阳性复发转移癌病人的一线治疗。

  内分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较少,一种药物失败后,还可试用另一种药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