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帮您了解与脑血管病相关的几个因素(二)

发表日期:2006-07-15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张国平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情绪与脑血管病

 情绪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情绪表现为快乐、喜悦、舒畅等,可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增强抗病能力。而消极情绪则表现为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若长期下去,可使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而发生一系列疾病,脑血管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不良刺激为什么能引起脑血管病呢?多年来,许多医学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证实,一切忧愁、愤怒、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和精神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增大,容易在薄弱处发生破,而发生脑出血

 临床实践证明,许多脑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发病,是由于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所引起的。而一些经常急躁易怒、逞强好胜及性格孤僻、多疑善感的人,诱发脑血管病者要比一般人高的多。所以,我们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与疲劳,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饮食与脑血管病

 饮食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过食肥甘厚味,可使人突然中风偏瘫。

 为什么饮食也能引起脑血管病呢?主要是因为饮食成份的不同可影响人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钠、钙等离子的含量,这些都是与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食物中的主要成份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它们与脑血管病都有关系。如食物中糖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过多的摄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又在体内转化为三甘油脂,使血脂升高。长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对此应有所限制。而豆制品、牛奶、淡水鱼等,含固醇较低,可适当多吃一些。

 蛋白质饮食可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促使钠离子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所以,对蛋白质饮食不必限制。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膳食中含盐量较高,则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脑血管病。据报道,日本北海道地区,人们盐的摄入量相当大,每天1520克以上,84%的成人患高血压,而且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在我国,对北方有些地区进行人群调查,也有类似情况。因此,在膳食中应注意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宜降低到10克以下,当然最理想的是保持5克左右。而那些口重的人,更应注意加以限制。

 总之,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以便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