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与预防(2)

发表日期:2009-01-14 来源:风湿免疫科 作者:夏蓉辉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的滑膜组织,该病无特殊的生化、免疫学或组织学方面的异常作为确诊的依据,其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目前国内均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提出的分类标准,有下述7项中的4项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
  
 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积液,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
  
 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中至少有—个关节肿胀或积液;
  
 在第②所列举的关节中,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
  
 
皮下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
  
 手和腕后前位的X线片显示骨质侵蚀或明确的骨质疏松
  
14项需持续6周以上。在国内,该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8%。

6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繁多,基本上分为4类:
  
q 甾体类抗炎约,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芬必得、扶他林、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q
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抗疟药、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和雷公藤、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等,这类药物起效需13个月;
  q 糖皮质激素,包括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其抗炎作用在所有药物中最强,但不能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有明显的副作用,危害不小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
  q 生物制剂

  近年来,生物治疗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在风湿病领域,生物治疗也获得广泛的应用,已有数个生物治疗药物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风湿病的治疗,数十种生物治疗药物在进行临床实验,在未来几年里,这些生物制剂有望成为风湿性疾病治疗的新一代药物。近年来,在国外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已发展成为一种有重要治疗意义的抗风湿药物,TNF-α拮抗剂主要包括抗TNFα抗体、抗可溶性TNFα受体、TNFα反义寡核苷酸等。目前TNF-α拮抗剂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已得到公认。经过多项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NF-α拮抗剂如英夫利昔单抗、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可快速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及体征,且远期观察具有改善关节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对于早期未接受过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也可作用于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7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
  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迁延,类风湿关节炎2-3年的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早合理治疗,3年内关节破坏达70%。积极、正确的治疗可使80%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缓解,只有少数最终致残。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初期的表现,很难预料以后病程长短和预后好坏。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约20%经过短暂的病变活动之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缓解;约25%的患者,病变缓解后仅留较少的后遗症;约45%的病人,病变不断发展,最后发生程度不同的关节功能丧失和畸形;将近40%的患者最后完全致残,生活不能自理,被迫卧床或依靠拐杖、轮椅活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除颈椎半脱位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外,一般不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关节以外的病变如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持续损害及感染,是影响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
  根据临床观察,以下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预后有关:
  q 病情重,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的患者预后较差;
  q 发病早期(急性期)用抗炎药物不能控制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差;
  q 病情复发频繁者预后较差;
  q 发病早期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强阳性)的预后较差;
  q 有类风湿结节的患者较无皮下结节者预后为差;
  q 发生关节外血管炎(如手指和皮肤小动脉闭塞性脉管炎,出现皮疹,四肢发麻,遇冷手足、足趾变白、变青等)及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较差;
  q 延误治疗者(包括乱求庸医治疗者)预后较差。
  
尽管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尽相同,但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发病后,能在正规医院风湿病专科门诊进行检查,配合医生进行正确的治疗,预后将会大不一样。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好或不好的关键,在于疾病的早期还是晚期求医。越在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如在晚期才治,则任何灵丹妙药将难挽回已经畸形的关节。

8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现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饮食治疗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病程,但是该病是慢性病,病程长,患者往往出现营养不良及其它表现,有的伴有发热及贫血,有的用药物治疗可诱发胃肠道不适或溃疡,此时应注意饮食调节。如果病人出现营养不良,可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根据病情及用药情况(如服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应适当限制脂肪类食物、盐的摄入,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叶酸,对骨质疏松病人应确保饮食中提供充足的钙,也可服用中西健胃药加鱼油丸、六味地黄丸等。食物以易消化为宜,避免刺激性以及生冷硬的食物。

9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和谐气氛,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恢复,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护理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q 精神护理:有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或家庭生活,从而带来种种问题,需要家庭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
  q 生活护理:家庭环境保持清洁、安静,患者使用的物品要方便易取,桌椅、床铺或浴池等设施要适合患者的需要。可口的食物、丰富的营养,有规律的室内、外活动以及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都会使患者减少疼痛
  q 督促患者服药和锻炼:督促按时服药,指导协助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必须坚持生活自理,切不可由家属代办日常活动,如不让患者自己穿衣服、步行等。患者和家属要理解,长期卧床不起、四肢关节不活动,不仅不能治好类风湿关节炎,反而会使有可能完全恢复的关节变成永久残废。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