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赴非洲,不辱使命
——援几内亚拉贝地区医疗分队记事
发表日期:2009-06-15
作者:祖春荣 本页责编:原驰
|
2008年8月16日,由我院作为主要派员单位组建的中国第21批援几内亚医疗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奔赴几内亚,执行为期两年的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医疗队由15名队员组成,分别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亚斯丁医院和位于首都北部400公里的拉贝地区医院工作。
|

|
拉贝医疗分队由四人组成,他们是我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爱民(任分队长)、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彭洪、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远和大兴区中医医院针灸主治医师王秀刚。在缺水短电、生活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在只有两三把止血钳,一把直剪,一把针持,一把手术刀的情况下,在一半手术只有电筒照明的条件下,医生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在9个月的时间里,治愈了12,000余名患者;手术例数超过200例,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死亡率也明显下降;并开展了很多以前没有开展过的手术。遇到没钱的病人,他们经常免费给予治疗和药物。他们不仅在医疗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还努力在拉贝普及医疗常识,下乡义诊等等。甚至在医院管理等方面,给了当地医院很多合理化建议,并且大多被采纳,有的已经开始实行。
今年,适逢中几建交50周年,几内亚电视台来到拉贝地区拍摄纪录片,采访和拍摄了医疗队的工作情况。拉贝地区医院院长请了各科室主任及三名以前和中国医生工作过很长时间、现已退休的老医务人员,一起欢迎摄制组和中国使馆人员。在采访时,他们展出了一些珍藏的老照片,那些已发黄的照片永远记录着中国援几医生在拉贝的工作情况。拉贝地区医院院长高度评价了我院医疗队所做的工作,他说“现在的医疗队是我见到的做的最好的一批医疗队。”
采访分队长赵爱民时,记者本想让他用汉语表达,再由译员译成法语(法语是几内亚的官方语言),但是赵大夫用流利的法语说“我们为了中几人民的友谊来这里工作,作为医生,我们牢记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缺电少水,但这并不是问题,我们在这种条件下已治愈了12,000余名患者,手术超过200例,现在我也已习惯了在手电照射下手术。这里的人们并不富裕,但我热爱这里贫穷而善良的人民,我已把这里——拉贝看作我的第二故乡。”当记者问到对医院建设有何建议时,他说,“希望能给我们配备几名几内亚医学生,我们将把我们的技术和知识在剩余的时间里传授给他们,如果这里有更多的医疗设备,我们可以治愈更多的病人,做更多的手术。”
援几内亚医疗队的工作仍在继续,拉贝分队4名队员已明确表示,放弃两年一次的回国休假,继续在拉贝工作,为拉贝人民救死扶伤,为中几人民的友谊贡献力量。我们在祝愿他们工作顺利、捷报频传的同时,也衷心祝福远在异国他乡的医疗队员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其他作者:闻卓)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 |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