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中国因他们而改变。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辛亥革命,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他们,是伟人、是英雄、是革命者,那么在这背后,他们又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秋瑾 ,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
去世时间:1875年-1907年。清政府杀害。31岁。
秋瑾出生于福建,祖籍浙江绍兴。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父亲是湖南郴州直隶知州,嫡母是萧山望族之后。幼年随兄在家塾读书,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光绪三十年五月,赴日本留学,同年秋,在上海创办《白话报》,倡导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参加横滨的“洪门天地会”,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由父母做主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结婚,有一子王沅德,一女王灿芝。
她与辛亥革命:
·创办《中国女报》。
·策划浙皖起义。
·参加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
孙中山 ,乳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
去世时间:1866年-1925年。胆囊癌。59岁。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出身农家,家无田产,难以糊口,孙中山自小就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从小就养成勤劳勇敢的精神。10岁时进村塾求学,14岁受长兄孙眉接济到檀香山就学5年。到香港后洗礼入基督教,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行医于澳门、广州。
他与辛亥革命:
·创立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
·发动起广大华侨,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满清政府。
黄兴, 原名黄轸zhěn,字克强,号庆午、竞武。
去世时间:1874年-1916年。胃血管破裂。42岁。
黄兴出生于湖南省。19岁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22岁中秀才,24岁由城南书院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开始接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25岁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
他与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华兴会会长。
·1909年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起义。
·1911年初在香港成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
·1911年发动黄花岗起义,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武昌起义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
徐宗汉 ,原名徐佩萱。
去世时间:1877年-1944年。肝病。67岁。
徐宗汉出生广东省珠海市。出生于买办兼茶商家庭,是徐氏家族第三代,从小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深受大姐徐慕兰影响,徐慕兰是李庆春的长媳,是广州女革命党人的中心人物。
徐宗汉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随黄兴回武汉、南京,从事女界运动,管理南京贫儿教养院。晚年,她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倾力支援抗战。
18岁时,由父母做主,许配给两广总督洋务委员李庆春的次子为妻,生有一女一子。与黄兴有两子。
她与辛亥革命:
·1910年参与发动广州起义。
·1911年返广州参加起义,负责制造和运送军火。
·黄兴被困汉阳时,徐宗汉与张竹君用红十字会渡船,冒险护送黄兴自汉阳渡至武昌江岸脱险。
林觉民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去世时间:1887年-1911年。清政府杀害。24岁。
林觉民出生于福建。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嗣父是个饱学多才的廪lǐn生,以诗文闻名于时,自幼就由嗣父亲自教导读书。14岁时,考入全闽大学堂,18岁与陈意映结婚,20岁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
1911年春,24岁,得知黄兴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禀父书》和《与妻书》。
他与辛亥革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广州起义失败,林觉民被捕。受审时毫无惧色,在堂上发表演说,奉劝清吏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
如果不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还停留在历史课本上,借着100周年纪念的机会,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又翻阅了一些资料,虽没有看尽全部,但也深深为革命人背后的故事感动。如果不为革命,他可能是一名济世良医,她也可一辈子作自己的女侠,行走世界,但他们放弃做一个医生、一个教师、一个爱人,或一个母亲,他们为革命牺牲得太多。革命是什么?何以让他们付出一切?也许仅如秋瑾所说——“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他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看到眼前的阴影和背后的光明,因此纵使人们早已麻木,他们也为那宁静温和而在所不辞。革命必将带来巨变,改变的不仅是世界,更是每一个人,革命的路上也必将有牺牲,他们毅然走入革命,也许那就是对信念的执着,以及对宁静温和的信任。他们大多并没有艰难的身世和困苦生活,却为了天下人的宁静温和丢弃了自己背后的故事。
【相关名词】
光复会:1904年11月在上海成立,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三合会:又称洪门三合会,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
中国女报: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办。“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浙皖起义:1907年,由光复会员徐锡麟领导,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激励革命党人的斗志,探索起义的新途径。
兴中会: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博济医学院:由广州博济医院创办,是一所教会医学专业学校,也是中国的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今中山大学医学院。
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
华兴会:190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会员达数百人,多属知识分子。宗旨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方略为湖南发难,各省响应。
长沙城南书院: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武昌两湖书院:又称两湖总师范学堂。
徐氏家族:北岭村徐宝亭、徐荣村等兄弟自鸦片战争初期从珠海来到上海闯荡创业,不久便成为洋行买办、商界巨子,以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超人业绩显达于世。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徐荣村的“荣记湖丝”夺得金、银奖各一项,成为中国参加首届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大奖的第一人。徐宝亭的儿子徐润是徐氏第二代中的商海奇才。
张竹君: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起义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
廪lǐn生: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月给廪米六斗。
全闽大学堂: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今福州第一中学。
庆应大学:日本第一所私立大学,仿照英式教育风格。
(文中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