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部社区站(会城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个新建小社区站,每天医生、护士认真做好接诊工作,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仔细问诊、细心查体,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合理用药,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耐心体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提供温馨服务。
深冬时节,社区站先后接收了不同重症患者,尤其以呼吸道感染、气管炎、COPD、哮喘患者居多。宋奶奶今年8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每到冬季就犯病,老人还合并老年痴呆症,家人一不小心,老人就走丢了,脾气很犟,拒绝去医院看病。这次老人又犯病了,COPD合并重型肺部感染,家人连哄带骗带把老人带去医院看病,医生要求老人住院治疗,老人却无论如何也不同意,自己跑了。家属好不容易找到老人,来到社区站。
家属的态度很强硬:“她不住院,你们就必须给我妈治。”就诊的是张晶医生,检查完老人后,张医生也觉得老人病得很重,需要住院治疗,家属一听就发火了,拍着桌子,喊道:“我没有时间,她不会住院的,要你们干什么呀?就在你这治,你必须治好!”看到这种情况,张医生耐心了解了老人家的情况,原来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同住,儿子工作又特别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妈妈,老人又不听话,一眼看不到就丢了。了解了家属的困难后,张医生决定接下这个病人。
经过耐心、仔细的解释,家属也理解了医生的做法,救治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始了。静脉输液、抽血化验、雾化吸入、氧气吸入、拍背牌痰、肺CT检查……。宋奶奶喝水少,入量不足导致痰液粘稠、无法正常排出,张晶医生百般劝导,哄着老人多喝水,可是老人就是不喜欢喝水,张医生利用老人在社区站输液的时间尽量让老人多喝水,每天早上她都先为老人泡好菊花茶,然后一口一口喂老人喝,像对待小孩一样,一边鼓励着一边喂老人喝水。
治疗的同时,张医生完善各项相应检查,肺CT结果示:慢支炎、肺气肿、肺大泡伴双肺炎;少量胸腔积液。每天清晨,社区站输液室里,都能看到社区站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张医生听诊宋奶奶,对比肺部改变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护士牛志红、刘芳两个人轮换着蹲在患者的身后,有节奏地用空心掌为宋奶奶拍背以助排痰,夹杂着患者不停的咳嗽、咳痰声,一个拍背,一个帮助病人擦拭粘稠的痰液。
张医生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向世纪坛医院呼吸科潘主任汇报了病情,请示潘主任指导意见,当得到潘主任对治疗的肯定后,对治疗增添了信心。就算是外出开会,张医生也要打电话仔细询问宋奶奶的病情,痰多不多、什么颜色、能不能咳出来。为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社区站医护人员加班加点保障老人的治疗,宋奶奶的儿子每天早上把老人送到社区站,中午下班再来接走,其间都由牛志红护士陪着。经过大家的努力,宋奶奶的病情渐渐好转了,老人心情也好了,还经常和医生护士聊天。周末宋奶奶儿子又来接宋奶奶,临走时,他低着头小声说:“对不起张大夫,我脾气不好,你们为了我妈,周末也不能休息,谢谢您!” 张医生和牛护士也准备下班了,收拾东西时才发现诊室放着两袋蔬菜。
郭老,90岁,属于定点医院问题,不能在我站就医,已经肠梗阻两周未排大便,在外院就医吃药后不见效,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不能进食。老人年龄大,又不愿住院治疗,当家属前来我社区站讲明病因后,试探性地问能否给看看病人?张晶医生二话没说,立刻跟着家属前去看过病人后,患者需灌肠,不然会很危险,容易突发意外,危及生命。张医生话音刚落,护士牛志红便说:“让我来吧。”牛护士准备好用物,立刻上门为患者温肥皂水灌肠,灌肠后患者仍不排便,揪人心弦。患者年龄高,便干秘结两周已无力排便,采取人工协助排便还排不出。
此情此景,患者如此痛苦,牛志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刻不容缓,立刻带上手套要用手帮助掏便,家属急忙拦住说:“太脏了我们都嫌脏下不了手,不能让你来做……”这时牛志红不容争辩,立刻用手慢慢地帮其掏出半盆干结的大便,让患者放松,接下来间断又排出半盆便。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排便后患者痛苦的表情慢慢消失,也能慢慢坐起,虽然老者无力讲话,但他双手合一上下摆动表示谢谢。家属也非常感动,一再挽留请吃饭。牛志红现场对家属进行指导,如何注意饮食结构,如何观察二便情况等,嘱咐家属发现情况要及时就医。家属过意不去,次日又再次来卫生服务站表示感谢。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也意识到,应对便秘前来就医的患者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另一位男性患者,耿老,82岁,患脑血管病晚期效应,长期卧床,二便失禁、留置尿管多年,反复感染,因患者发热,家属前来要求上门服务。到达病人家后,医生检查发现患者高热,尿道口发炎,阴囊水肿较重,精神状态欠佳。考虑不除外尿路感染,向家属讲明病人目前状况,告其应住院治疗,家属很配合及时入住复兴医院诊治。患者出院后,在第一时间张晶医生派护士牛志红同志,前往患者耿老家,指导家属正确使用尿管及护理注意事项。牛护士边耐心操作边讲解步骤,清洗尿道口2次,碘伏消毒2次,每周换一次尿袋,4小时开放一次。连续两天的指导,家属掌握了,操作合格了。牛志红同志还多次与患者家属电话沟通,了解情况,帮助解答一些问题,自此后病人未再发生尿路感染。
中联部社区站全体医护人员,用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奉献,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和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