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手术室内的紫外线灯光已准时亮起。今天任务艰巨,50台白内障手术,手术室护士长吕鸿琴一大早便已在准备间,清点核对今日需要的手术包及人工晶体。
因为手术室常驻护士只有吕老师一人,她只能身兼数职,担负起手术室相关的所有工作,是每天车上开工最早,收工最晚的人。
早上五点,打开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六点半,消毒手术器械。七点,打手术包,铺台。手术开始后,将两间手术室用过的器械一一清洗,高压蒸汽锅消毒,再打新手术包,铺台。因为手术数量多,更迭快,十分钟便完成一台,因此消毒铺台这一系列工作必须在第二台手术结束前完成,才能保证下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吕老师为了方便医生拿取器械,甚至连手术器械的位置都按照手术步骤严格摆放。清洗、消毒、铺台……一整天,这套动作要重复多达四五十次,没有一刻停歇。医生们都说,吕老师就像我们的主心骨,只要她在,手术就会很顺利,因为吕老师想得最周到,术中出现状况无论需要什么特殊眼科器械,她的消毒百宝箱里都一定有。吕老师说,我是不能生病的人,因为器械护士只有我一人。基地护士燕子打趣说,吕护士长如果生病了,就在消毒锅旁支张床,护士长手可以不动,人不能不在。

下午四点,手术结束了,吕老师要和另两名基地护士一起彻底清洁手术室,每个犄角旮旯都要一尘不染,最后再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六点,清洗晾晒当日手术室十余套洗手衣。晚上七点,到库房提取第二日手术人工晶体及手术包。
这就是吕老师一天的工作,在这十几个小时里,她几乎没有空闲能坐下来歇一歇,为减轻久站引起的腿部静脉曲张,只能穿上厚厚的防静脉曲张裤袜,一天下来裤袜早已被汗水浸湿。

七月,健康快车广西站工作临近尾声,郭车长每天都会念叨一句:“小吕,下一站陕西三个月你还能来吗?”语气中有为难,更有期盼。已经四个月没回过家的吕老师总是笑笑说:“我听组织安排,只要需要我,我个人没有问题!”这就是可爱又可敬的吕鸿琴老师,没有任何个人要求,只一心把工作做好,从四川到新疆,再到广西,这已经是吕老师第三次登上健康快车,她用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给予了健康快车送光明这一慈善事业最好的诠释。
相关报道:
《图看“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上的“小”护士》
《眼科医生在健康快车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