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学术沙龙疑难病例讨论会成功召开

发表日期:2017-01-17 来源:神经外科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人阅读

经过细致、周密的筹备工作,2016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学术沙龙--疑难病例讨论会如期拉开了序幕。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领导、内镜学组委员、首都神经外科专家以及数位来自甘肃、山西等地的神经外科同道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


作为本次内镜学组学术沙龙的承办方,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副组长、8455线路检测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胡志强教授对各位专家和同道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欢迎。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组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张亚卓教授简要总结了2016年度内镜学组的工作。谈到举办疑难病例讨论会的初衷,张亚卓所长希望为从事内镜神经外科工作的同道们营造一个定期学术交流的平台,分享在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的诊治经验及体会,避免大家走弯路,有效的提高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及诊治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秘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吴震教授也出席了本次学术沙龙,吴震教授在代表北京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张俊廷教授的致辞中,对首都内镜神经外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会精选了五个病例,内容涉及颅底肿瘤及脑室系统疾病。

首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桂松柏教授介绍了1例复发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体会。这例垂体腺瘤体积巨大、突至鞍上压迫视丘下部和三脑室底,并且肿瘤质地硬韧,历经多次经鼻蝶手术仍难以彻底切除。桂松柏教授充分利用内镜全景化视野的优势、克服多次手术解剖变异的挑战、利用残存的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娴熟的应用“拖拽”技术彻底的切除肿瘤,并行鞍底重建。病例介绍过程中桂松柏教授还与参会专家积极互动,交流术中的心得体会。张亚卓所长、胡志强和吴震教授给予精彩点评,针对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的适应症、不同质地肿瘤的内镜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介绍了各自的观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宋明、满韦韬教授介绍了1例颅内多发囊肿继发脑积水的病例。患者既往有脑室腹腔分流术病史,桥前池和第四脑室内可见多发囊肿,中脑导水管膜性闭塞及孤立性第四脑室。宋明教授在1次内镜手术过程中,采用10种神经内镜术式解除囊肿的占位效应,并重建脑脊液循环,充分体现神经内镜在脑室系统疾病诊疗中的优势。张亚卓、胡志强和徐永革教授对疾病的成因、导水管支架植入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技巧给予精彩点评。


8455线路检测中心神经外科胡志强关峰教授介绍了1例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脑室内脓肿的诊治经验。因为脓肿主要局限在中脑导水管,位置深在、周围毗邻结构复杂,治疗十分棘手。胡志强关峰教授采用神经内镜下囊壁开窗引流术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应用脑室内抗生素盐水持续灌洗技术,彻底治愈这例脑室内脓肿。张亚卓、胡志强、吴震、宗绪毅、康军及徐永革教授给予精彩的点评,并针对脑室内脓肿成因、脑室内脓肿治疗原则和神经内镜的技术优势、脑室内抗生素给药方法以及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时机和方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肖庆教授汇报的题目是“DESH(蛛网膜下腔不成比例扩大性脑积水)所引发的关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思考”。肖庆教授介绍了1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NPH)的诊治体会,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表现为不成比例扩大的特点。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肖庆教授将“DESH”诙谐的比喻为“麻痹性肠梗阻”,让与会专家印象深刻。张亚卓所长给予了精彩点评,针对ETV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适应症、脑脊液循环生理及病理学特点展开了深入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康军、董浩教授介绍了1例垂体腺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诊疗过程,在经鼻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过程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董浩教授回顾了垂体瘤合并动脉瘤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康军教授分享了术中的经验、体会和注意事项。李良教授对垂体瘤合并动脉瘤的成因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垂体腺瘤导致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密切相关。


最后环节,张亚卓所长精彩总结。他对本次学术沙龙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提出今后要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每期设立1个专题,选题要精益求精,规范疑难病例讨论模式。同时,张亚卓所长也希望从事内镜神经外科的同道们要结合临床需求开展科研工作,让科研进一步推动临床工作的发展。新的一年里,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将在张亚卓所长的引领下“不忘初衷,继续前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