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阅读】《暖医》读后感
——我院第六届“点亮美丽人生”全员乐阅读读后感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透露着城市的底蕴和氛围。有人说无论走到哪都应该去当地的书店看看,下午在书店泡上一杯咖啡,慕名来拜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锋的《暖医》,准备让自己醉倒在书香里,《暖医》让我这整个下午内心都波动着。
所谓温暖,并非只是技术高超,包治百病,更多的体现在细小的人文关怀,给患者更多直面疾病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白剑锋的《暖医》通过辩证思维讲述医者行医之心、患者求医之道,通过一个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传递了医患之间的温暖。作为一名护士,我有更深切的体会,在护理工作中,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都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对方的紧张感。我院援鄂医疗队队长丁新民主任在头顶的防护服上写“有事找我”四个大字,不仅成为首批接触确诊患者的医护人员的定海神针,更为隔离病房的患者增添了勇气和信心。当他在病房给新冠肺炎患者查体时,看到他头顶的那四个“有事找我”的大字,患者们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交付给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在他的感召引领下,我院援鄂的医疗队员们都对抗疫战斗充满了信心。这就是现实中真正的暖医。更为典型的是钟南山院士,早在2003年爆发非典型肺炎的时候,就扛起了抗疫的大旗,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84岁高龄的他再次现身,奔波劳碌。一张在高铁上坐着睡着的照片,那满脸倦容让人不免心疼,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真正强大的医者,一个舍己为人的暖医。
书中内容还讲到了尊重,“只要生命还可贵,医生就永远受崇拜”。我的理解是像敬畏生命一样尊重医生,生命无价,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永不再来。医生是挽救生命帮助解除病痛的,没有一个医生不想帮患者看好病,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把手术成功地完成。对医生来说,患者就是自己的作品,都想尽心把自己的作品很好的完成。所以医生受尊重是理所当然的,而医者也应尊重患者,暖医是懂得感恩和谦卑的。古语道:“越过尸山成名医。”每一位医生都是在病人的鲜血和痛苦中成长起来的,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不是把病人当病例,而是当恩人,医者有一位外科专家每当手术结束时都会俯下身对病人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一句话常常让患者泪流满面,这是谦卑的力量。暖医未必是神医,但必须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可以抚慰人心,医学更要有人的温度。
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每位医生都要牢记并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位患者也应成为尊重科学、有理智的人,将来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的会成为患者,医暖加患暖,就是暖医。
《暖医》讲述日常生活中温情的故事,也揭示了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医患矛盾,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人为关怀是医患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桥梁。“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体现在打针时一句体贴的话语,发药时递上的一杯温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温暖医患双方的心。我会时刻深思自己的位置,做一个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
上一篇: 【乐阅读】读《方舱记忆》后感
下一篇: 【学习心得】8月党课学习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