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服务站”戮力同心 秉承医者情怀
“娘子军”担当作为 尽显天使光芒

发表日期:2022-12-22 来源: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作者:聂海红 本页责编:李春慧,左彦
人阅读

有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们恪守着那份执着,坚持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如初信仰,以真挚朴素的举动积极投身抗疫,成为这场“抗疫”战争中令人感动的强大力量,她们以朴实无华的举动,以柔弱的双肩扛起了责任和道义,放射出医者仁心的光芒。这群最易被人遗忘的“小人物”,却在抗疫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大作用”。她们就是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层的社区卫生工作者,是基层抗疫阵地的“姐妹花”、无惧无畏的“娘子军”。

临危受命、重任在肩,克服困难“扛起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12月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站内共有14名工作人员,包括站长任斌同志在内的9名医护人员相继被感染,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患者基本医疗需求以及响应国家对于基层医疗关于疫情接诊的要求,我站核心组决定由张春燕同志临时主持全站工作,组织站内仅剩的5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张春燕同志是我站的中医医生,也是目前站内唯一一名医生。家住郊区房山,上下班路途较远。有两个孩子,小的仅2岁,大的11岁,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但为了工作,她只好让大儿子学会自理并照顾小妹妹,将远在云南的妈妈接到家中帮助照顾两个孩子,然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图片12.jpg

针对新的疫情形势和服务站的实际情况,张春燕同志紧急召集仅剩的其他4名医护人员召开疫情防护专题会议,再次传达了市卫健委和总院关于疫情防护的通知精神,研究完善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重新划分了人员分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了“娘子军”披甲上阵、护佑生命的战前再动员,一场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

张春燕同志还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人特长和集体智慧,从心理舒缓、政策解读、就医问药、中药疗法、注意事项等维度,就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疫情方面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并通过网络为军休干部、家属以及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进行防疫讲座。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每天坐堂开诊,及时处理站内事务,每天召开视频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了解疫情防控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当其他同志下班后,她还要整理相关数据和工作日志,筹划下步工作。一天又一天,她总是这样,迎着晨曦上班,披着星光回家,下班返回居住小区的路上,她那疲惫的身影被路边的灯光拉的很长很长……。

义无反顾、执着坚守,咬紧牙关“顶上来”

在卫生服务站当前人员少、任务重的严重情况和残酷现实下,站内田晓丽和梁玉玲两位年龄最大的“姐妹花”,将医护人员的宗旨举在头上,把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记在心上,把疫情防护的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日复一日地忘我工作着。

按照工作分工,田晓丽同志负责预检工作,由于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为人和善,站内人员都亲切的称她田大姐。田大姐年龄较大,并患有多种疾病,常年靠药物维持,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她克服困难,坚守岗位。预检分诊是站内最高危的岗位,为了降低站内感染的几率,她对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耐心询问相关情况和信息。在发现伴有症状及发烧患者比较多的情况下,她就主动帮助这些患者挂号取药,既为患者提供了帮助,又避免了因患者走动而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田晓丽同志家住门头沟,距离单位较远,她坚持每天提前到站里对站内每个点位进行消杀,晚上下班后再对站内每个点位进行再次消杀。

药师梁玉玲老师年龄最大,由于近日前来服务站就医的患者剧增,用药数量陡涨,药品一时短缺,药房压力很大。尽管如此,疫情就是战情,救命就是命令,她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多次向总院反应情况,多方协调相关药品,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提供药品保障。

图片13.jpg

在财务黄璇同志病倒后,家医助理李春凤临危上阵,接替收费员工作,每天面对近300的诊次春凤认真的处理着每一笔数据,并用她春风般的话语安抚感染的就诊患者。家医助理姚玥在感染后在家中仍然坚持关注患者信息群并且及时为情绪焦躁的患者答疑,推送信息。姚玥被患者们亲切的称为能定位导航的小玥玥。

整合资源、多策并举,创新方法“用起来”

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5名“娘子军”认清形势、聚焦社区、着眼防控,整合院内、社会力量和线下、线下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筑牢抗击疫情的“防火墙”,当好社区居民的“守护神”。

站内临时负责人张春燕同志和同志们一道研究制定并完善了“放开”后的疫情防控制度,就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院感防控、加强关口预检、畅通转诊机制、延长服务时间、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进一步挖掘内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主动协调军休所、周边新华康复医院等单位和医疗机构,听取军休所内的领导及军休干部代表对疫情防控的需求,借鉴社会医疗机构防控疫情的经验,壮大疫情防控力量,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开展社区疫情防控。线下,对社区内军休干部及其家属特别是失能、失智、空巢老人通过上门巡诊、入户送药、电话询诊等方式,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建档立卡,尽力提供医疗保障;发放疫情感染的科普手册,利用互联网进行防疫知识推送,指导居家科学防控、有效用药、慰藉心理、缓解压力。线上,通过微信群,开展科普“网上大讲堂”和求医问药“微视频”。群内医护人员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居民和患者关于症状的判断和用药的种类,并强调用药的注意事项,让社区居民吃上“定心丸”,送去一束冬日的暖阳。

卧病在床、心系社区,使命使然“补上来”

疫情让包括站长任斌同志在内的9名医护人员被相继感染,不得不居家治疗,暂时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但他们离岗不离“志”、在家不忘“家”,通过各种方式为服务站的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

站长任斌同志在家治疗期间,在高烧、咽痛、咳嗽的情况下,坚持每天和站内负责工作的张春燕同志电话联系,了解站内工作情况和社区疫情形势,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强调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表示自己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情况可以随时和他联系。

孟锋、刘瑾玮、郭芳、佟明艳、姚玥、程艳荣、黄璇等医护人员,同样牵挂着站内的工作、社区疫情,忍着病痛折磨,尽最大所能出把力。她们有的在社区居民患者群里答疑解惑、安抚患者,有的线上关注站内动态、处理站内工作。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不同的“岗位”履行着岗位职责。

莲花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坚守岗位的5名“娘子军”,她们弘扬 “南丁格尔”精神,怀揣“悬壶济世”的荣光,践行“医者仁心”的使命和担当,一天又一天,披着落日的霞辉顽强搏杀在抗疫的战场上,共同迎接抗疫胜利的曙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