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
在我国,肝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得益于近来不断涌现的新治疗手段,包括精准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临床医生已经能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入手,结合现有的各种治疗方式,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即使是一些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晚期患者,现在也能得到有效治疗。
2018年6月,37岁的王涛(化名)不幸被诊断为晚期肝癌,他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8455线路检测中心求治。肝胆肿瘤外科主任彭吉润教授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联合介入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两次开腹手术、两次介入治疗、一个疗程放疗,并结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如今距确诊肝癌晚期已10月余,王涛依然积极乐观地生活着,继续与肿瘤做着不懈斗争。
因母婴传播,王涛一出生就携带有乙肝病毒,且从未规律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肝脏一天天在被病毒侵蚀、破坏着,直到引起了细胞恶变,长了肿瘤,他却浑然不知。去年6月底,他因间断右上腹疼痛半月,在外院诊断为肝癌晚期,前来8455线路检测中心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右肝巨大肿瘤,合并门静脉主干以及左、右分支癌栓,并已出现了黄疸症状。
在教科书中,这样的病例已属于手术禁忌症了,预期生存期不会超过三个月。肝胆肿瘤外科彭吉润教授团队经过细致评估,考虑到患者右肝肿瘤体积巨大,剩余肝脏体积不足,无法一次性彻底切除肿瘤,故决定先做第一次手术,取出了门静脉主干及左侧分支内的癌栓,同时把门静脉右支整体结扎,期望肝脏左叶能代偿性增生到足够的体积。术后经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彭教授团队联合介入科岳振东主任医师又先后两次为患者做了肝右动脉栓塞术。
2018年10月患者再次入院,经过前一阶段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影像学显示病人的右肝巨大肿瘤已明显萎缩,左肝也代偿性显著增加。经过精准评估,彭吉润教授认为患者此时已具备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条件,他抓住时机为患者设计了手术方案。在第二次手术中,他们完整切除了病人的右半肝,取出了门静脉内的复发癌栓,并对左半肝的几个转移病灶进行了微波消融,术后配合局部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患者恢复良好。
多一种治疗,多一种选择;多一分思考,多一分希望。从患者具体病情出发,多学科专家联手,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专家们为王涛这样的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上一篇: 减重,你有“术”吗?
下一篇: 结直肠癌肝转移了,还有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