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关注睡眠 关注健康
发表日期:2006-07-15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 作者:谷金素 本页责编:原驰
|
|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这1/3的睡眠,就没有剩下的2/3的生命,可见睡眠的重要性。然而,全世界有无数的人正为睡眠问题所困扰。据卫生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仅我国失眠患者就已达到120万—140万人。
失眠,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工作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人们难免会因为一些困难和不愉快的事而导致心理负担加重,引起失眠。并非所有的失眠都需要治疗。那种由于考试前的紧张、亲人的去世等所导致的几夜没有睡好的现象称为一过性失眠。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严重程度也不足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和职业功能,就是正常现象,它会随着压力的消失或事情的解决而自然缓解,无需特别处理。但是如果睡眠困难、凌晨早醒的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并且严重影响到社会交往能力的话,我们就必须要予以高度关注了。因为睡眠实际是在进行脑代谢,脑代谢出来的“神经递质”支撑着我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思维能力和自身的生命活动。而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出现紊乱,DNA蛋白质组成的“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况,长此以往更会逐渐出现心烦、心慌、胸闷、长出气、胃部不适等症状;还有些患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少语、少动、情绪低落、行为能力下降,甚至自觉拖累家人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行为,这其实是受长期失眠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大多数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服用些一般的安定类药物,可这些药物大多只能解一时之围,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患者必须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焦虑、抗抑郁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重视失眠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对睡眠的过度关注。有些人夜间一做梦就认为自己没睡好,并且整天为此担惊受怕,从而引起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每个人都会做梦。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正常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的周期组成的。如果在患者脑电图出现“正相睡眠”时将其叫醒,患者就表示没有做梦;而脑电图出现“异相睡眠”时将其叫醒,患者则表示刚才正在做梦。由此可见,做梦其实是人睡眠时的正常脑活动。所以,做梦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良好睡眠质量的证明,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关注睡眠其实也就是在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我们的生活质量,愿每一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睡眠的实际情况,按需治疗,对症下药,提高睡眠质量,精力充沛的迎接多彩的生活。 |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