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一病区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全面履行护理职责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响应,转变服务理念,深刻认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意义和内涵,努力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根据骨科专业特点,克服困难,改变运行模式,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负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岗位管理中实行能级对应,责任护士主动了解关注患者身心需求,做好专业照护、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加强基本功训练,根据骨科护理的特点,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晨会提问、业务学习、岗位练兵、技能考试等方式提高全科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基础。骨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卧床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因此我们加强了晨晚间护理,协助病人洗脸、洗脚等,对重症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洗头、擦浴、翻身、扣背,所有病人做到服药到口,有的护士甚至不怕脏臭为患者人工取粪,护士们真正做到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将基础护理落实入微,做到病房整齐、床铺整洁、病人清洁舒适。
加强病房管理,实行弹性排班
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排班时注意不同层级护士相结合,避免病区内层级低护士同班而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骨科手术量多,工作量大,护士们常需加班加点,但大家都任劳任怨,团结协作,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完成。平日里注意加强病房的巡视力度,主动了解关心患者需求,减少呼叫器呼叫次数;及时整理病床,保持病房整洁,给患者营造安静、整洁、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主动服务,不依赖家属陪护,使陪护率明显下降。
开展人性化服务,落实健康教育
对待新入院的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接待患者主动、热情,大方,让患者来到科室就有一种亲切感,和医务人员就像亲人,朋友一样。做好入院宣教,尽快让患者认识环境,认识主管医生和护士,尽量满足患者在住院期间合理的要求,让其觉得住在科室就像在家一样的方便。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支持。为出院患者发放出院联系卡以便随时咨询,并邀请他们填写访谈表,认真听取、收集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采取可持续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开展骨科无痛病房,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骨科开展无痛病房以来,采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使患者安全、顺利、平稳、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获得最满意的手术效果。当患者住院时,护士首先为患者进行疼痛、跌倒及压疮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级别及评分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床尾标注标识,按照风险等级提醒病人及家属,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宣教,对于年老、危重的患者给予床档保护,卧床病人定时协助翻身,加强皮肤护理。当地面湿滑,护士会提醒患者,并在湿滑处放上醒目标志,用做提醒。如厕时,地面会有台阶,请注意看“小心脚下”标识,预防跌倒。
患者满意,优质护理结硕果
我科全体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努力,把科室的基础护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全年护理绩效考核成绩均优秀,无重大医疗事故及纠纷,护理零投诉,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患者的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荣誉属于过去,我们会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继续完善护理服务,紧跟医疗的进步,不断学习提升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护理专科人才,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专科护理队伍。
相关链接:促进专业发展,守护生命健康--我院召开“5·12”国际护士节纪念大会
(图片:阮前伟;荐稿:顾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