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读书感悟

【感悟思想伟力 彰显青春担当】
悬崖村:脱贫攻坚与乡村转型之路

——读《悬崖村》有感

发表日期:2024-04-26 来源:团委 作者:赵雨欣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人阅读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 机关三党支部 赵雨欣

《悬崖村》是彝族作家阿克鸠射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反映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四川大凉山重点贫困地区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俗称“悬崖村”)的脱贫攻坚历程。《悬崖村》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缩影。书中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为背景,详尽记录了该地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役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揭示了在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原本闭塞落后的“悬崖村”如何突破地理与经济双重屏障,实现历史性跨越。

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采访,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真实地呈现了“悬崖村”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艰苦,以及村民和基层干部在脱贫路上的奋斗历程。作品中,他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真实呈现了“悬崖村”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艰苦,描述了“悬崖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帮扶下,转变思想观念、艰苦奋斗,从贫困中奋斗、发展种养业、开发旅游业、狠抓教育事业,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之路。

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一个村庄的故事,更是关于整个彝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真实写照。书中详述了当地村民在面对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挑战时,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如何通过架设长达1500多根钢管构成的钢梯,改善交通状况,解决出行难题,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故事。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饱满的情感,塑造了一系列坚韧不屈、勇攀高峰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乡村变革画卷。

《悬崖村》详细描绘了阿土列尔村村民们生活的艰苦环境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村民们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逐步摆脱贫困的过程,也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阿克鸠射在作品中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悬崖村”村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为脱贫所付出的努力。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变化,还反映了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各界对彝族地区的帮扶。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阿克鸠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彝族作家和记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记录下了“悬崖村”从一个极度闭塞、落后,依靠藤梯进出的贫困村,转变为拥有现代化设施并逐渐走向富裕的过程。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展现了彝族人民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村民们面对贫困和艰难的生活环境,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寻找出路,努力改变命运。他们的坚韧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同时,作品中也展现了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的努力使得扶贫政策得以落地生根,让村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作品主题思想深刻鲜明,彰显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展现了政府扶贫政策的成效,也赞美了彝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拼搏。通过这部作品,我不仅对彝族人民的坚韧和勇敢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扶贫政策的深远影响。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彝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品通过讲述村民们的故事,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心路历程。这本书是对“悬崖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记录,是对彝家村民和基层党员干部的深情讴歌,展现了党和政府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悬崖村》不仅是一部记录历史变迁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力作。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同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和不易,也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坚韧和勇敢。通过对《悬崖村》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书中的故事激励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荐稿:黄义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