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我敬我业

智慧与毅力铸就的阳光神话

——记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魏伯俊与患者的故事--《生命的故事》征文

发表日期:2012-06-28 来源:宣传中心 作者:王彬彬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人阅读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生命的故事》征文活动是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通过讲故事,从医学人文的视角,构建一个关于健康、疾病、死亡医学场景,促进医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和思考,在感动和被感动中,引发医患双方的反思和内省,增强医患双方的共情力,促进医患双方的心灵沟通,创建医患双方的和谐关系。

与其他甲状旁腺癌的患者相比,同样患此疾病的姜老是幸运的。这位远在山东的姜老,经过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魏伯俊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和手术后两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困扰姜老一家五年的疾病终于治愈。现在的姜老恢复了正常生活,灿烂的笑容回到了他黑红的脸上,也回到了那个一度蒙着厚重阴影的家庭……

五年求医路,让一个家庭几近崩溃

这是一件很有生活气息的单间病房,洁净的窗台上插着洁白的百合,姜老的女儿在房间里忙碌着。“爸爸的身体一直都是我们的心病,从他2009年岁患病开始,治了五年都没有治好,我们都觉得我爸这辈子算是完了……”姜老的女儿回忆爸爸当初的病情时,仍然一脸的凄苦。姜老的女儿是学习国画的,在香港供职于一家知名画廊,平常往返两地工作很忙,这次特地请假陪伴父亲,看得出父女感情很好。  

谈起父亲疾病的到来,女儿感觉猝不及防。2009年年初,姜老忽然感觉颈部不适,起初只是感觉发胀。此时正值春节假期,全家以为是他的胃病犯了,并没有当回事。当年下半年,颈部不适不但没好,反而加重,姜老发现自己饮水呛咳,连吞咽也开始困难。从此,一家三口踏上了求医的漫漫长路。

五年过去了,姜老夫妇无心工作,跑医院几乎成了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原想退休享清福的两个人,现在已负债累累。随着姜老病情的时好时坏,这个原本幸福的家从来都没有片刻的安宁。

这五年,姜老先后被两家三甲医院收治,从消化内科住到内分泌科,又从外科到住到耳鼻喉科,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手术。2011年,姜老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在那次手术中,医生切除了姜老大部分甲状腺体,但是甲状腺素仍高居不下,手术失败。

60岁“老病号”坎坷求医路,路究竟在何方

2012年6月,一位熟识的医生向姜老推荐了我院耳鼻喉科主任魏伯俊。“五年时间我们跑了很多城市,对遥远的路程也开始恐惧。”姜老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姜老来到了北京。经过检查,魏主任确诊为甲状旁腺癌,肿瘤复发了。

甲状旁腺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高钙血症的各器官损害,而姜老的颈部肿瘤甚为特殊,肿瘤所占据的恰恰是喉、气管软骨、咽部和食管以及喉神经的交汇处。在这些气管众多,功能重要的狭小空间里手术,精准度可以以毫米来度量。

险象环生的手术,考验的医者驾驭生死风险的识与魄力

在入院检查后的一天,姜老的手术在早8点半开始了。

甲状腺旁腺癌的肿瘤细胞具有顽固的落地生根性和无孔不入性,可以随着手术刀、手术钳、手术纱布等种植在肌肉、血管、骨骼的表面,甚至可以随着术中出血渗入到更为隐秘的缝隙里。因此,甲状旁腺癌一旦复发常常不止一处。为了防止肿瘤再次复发,魏主任决定采取拉网式地仔细切除。

要实现拉网式切除,首先要保护好颈总动脉。因为这根动脉是供应大脑和颈部最重要的血管,如果有意外损伤,可能造成患者术中出血死亡。

在CT的检查下,姜老的颈总动脉,已经被先前的三次手术摆弄得面部全非,周围不仅全是硬梆梆的瘢痕,而且动脉的位置也严重偏离。这根原本容易发现的生命管道,变得看不见摸不着。魏主任凭借对CT片精准的理解,确认了寻扫颈总动脉的方向,险象环生的手术开始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这根关系患者生命安危的大动脉终于现形了,而且同时发现了附着在动脉壁上的微小肿瘤。切除动脉壁上的肿瘤常常令手术医生退避三舍,因为在持续搏动的大动脉上动刀很容易造成致命性大出血。眼前的动脉壁上的肿瘤,虽然个头不大,但由于已经侵犯了血管壁外层,如果任其留下,不仅无法根治肿瘤,最终还会穿透动脉,造成致命性的危险。放弃努力,也就等于宣判了患者缓期执行的死刑。“干在实处,迎难而上”是魏主任的性格,说干就干!他振作起精神,在放大镜下像蚂蚁啃骨头般一点儿一点儿推进手术。

手术每前进一点都是充满危险的,因为哪怕多切0.1毫米,都可能导致火山爆发似的灾难。在近似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手术室的所有人艰难地度过了两个小时,颈主动脉上的肿瘤终于被剥离下来,此时,魏主任如释重负,过了这关,姜老的手术安全有保障了。

随着手术逐渐深入,魏主任发现,刚才的险情仅仅是这次手术过程的序曲,更严重的肿瘤切除还在以狰狞的面孔挑战着自己……

以毫米来度量的手术,考验的是医者庖丁解牛般的技术

姜老的肿瘤复发位置非常特殊,肿瘤所占据的恰恰是喉、气管软骨、咽部和食管以及喉神经的交汇处。如果说对大动脉的掌控能力是考验魏伯俊主任驾驭生死风险的识和魄力,那么现在考验的则是魏主任是否有庖丁解牛的精湛技术。在这些功能众多的狭小空间里手术,其精准度需以毫米来度量。

对于魏主任来说,虽然救治了不少侵犯喉和食管的复发甲状旁腺癌患者,但此例肿瘤位置之奇特,部位之隐蔽,想必也是其他医院望而却步的原因吧。魏主任虽然因擅长打攻坚战而颇受赞誉,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他的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重要器官功能的丧失!

此时,“干在实处,迎难而上”的想法又一次浮现在魏主任的脑海里,拖泥带水不是他的风格,说干就干!

为了实现即要彻底切除,又要保障姜老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魏主任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了三个小时,彻底切除了肿瘤的同时,还修复了原先受到侵犯的喉和食管。

切除肿瘤一个小时后,从医院检验中心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高居不下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终于恢复正常了。手术成功。

把治疗一些别人不能治、治不好的病,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现在“我爸的指标已经完全正常了”。谈到爸爸的康复,女儿喜不自禁。如今站在人们面前的姜老,是一个皮肤红润,脸上充满阳光老者。谁能想到,这么健康的老人,曾经是一个和甲状旁腺癌斗争了五年的“老病号”!

“近年来,甲状旁腺癌发病率高且病情变化快,手术的难度增加了。”魏主任说,“把治疗一些别人不能治、治不好的病,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我工作的动力,更是我快乐的源泉。不求千招会,但求一招精。我就是爱和难题较劲儿,战胜了难题,就能治愈更多的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家庭得到最实惠的治疗。

人们常常把阳光比作希望,它像是一团热情的火焰,照亮了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人们常常把阳光比作妈妈的怀抱,像妈妈温暖的大手轻抚我的脸庞;人们还把阳光比作一位正义的使者,一颗璀璨的钻石,它更象征着幸福的生活。

好医生是患者的阳光,他们重燃患者生命的希望,他们犹如一把火炬照亮了患者人生的路。他们一手托的是患者的健康,一手托的是家庭的幸福,为患者创造者一个又一个医学界的阳光神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