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就像是一片片娇嫩的花瓣,组合在一起就是美丽的花朵。
他是7月9日由北京铁路公安局送来的21岁的小伙子,我们对他的身份一无所知,他只有一个代号12044。
他很瘦,几乎是一层皮直接粘到骨头上,眼窝深深地向内凹陷下去,脸上没有一血色;他的衣服脏极了,浑身散发着恶臭。或许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极度的不配合治疗,一边嚷嚷一边挥舞着麻杆儿似的胳膊让我们“走远点”。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他终于同意护士给他静脉穿刺。终于,抽血化验,静点药物治疗,我们迅速准确执行着一项项医嘱。接着又费了一番嘴皮子功夫,他才同意我们给他连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观察基本生命体征。
基本的治疗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他的个人形象问题了。我们联系了护工办,不多会一位身材微胖的护工阿姨就到了抢救间。她看了一眼这个“小脏人”,立即找了盆和毛巾准备给他“洗澡”。护士们和护工一起擦了将近一个小时,又给他找了身干净衣服穿上,才终于见着了一个相对干净的模样。小伙子害羞地笑了,直说自己是脏娃儿。
说归说,可小伙子的皮肤状况着实让我们头疼。本就单薄消瘦的身体,大大小小的压红和小的破溃有十多处,腰部4*4cm2破溃,骶尾偏左7*7cm2破溃,更可怕的是骶尾有一处压疮已经形成了窦道,轻轻一碰小伙子便大声的喊痛!我们一面安抚他,向他讲解压疮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一面联系外科医生会诊。真正治疗的时候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伴随着小伙子的嚎啕甚至谩骂,我们“艰难”地完成了对破溃处的清洁、消毒及敷料保护性的覆盖包扎。可当外科医生要对骶尾窦道进行处理时,可能是被强烈的疼痛感刺激,小伙子变得暴躁不配合,不仅伸出拳头要打医护人员,还摘掉了连在身上的心电监测导线!无奈之下,外科医生这次只能对小伙子的窦道口周围进行了清洁和消毒。
之后的一周,小伙子仍然不配合工作,我们只能给予最基本的观察、治疗和护理,但是大家给予他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小伙子压疮严重但自己无法活动,我们每每有时间都帮他翻身,再由护工阿姨给他擦洗、按摩;小伙子对于急诊科的人来人往多少有些惧怕,我们有时间就会同他讲讲话安慰他,护工阿姨每天几乎寸步不离的陪着他;营养科每天按时送来可口的饭菜…那几天外科的朱静琳医生在手术室学习,可是每天都提前到科里给小伙子的压疮进行换药;小伙子说想吃点别的东西,我们的樊护士长和祖护士长天天都变着法的帮小伙子加餐…
终于,小伙子放下了戒心,主动和我们沟通,积极配合治疗。
随着一项项检查有序的进行着,小伙子需要的治疗越来越多。胸腔引流,留置尿管,小伙子指着这些原本他抗拒的管路,说这些是他的“希望”。但始终不同意对他骶尾处的窦道进行处理。
经过治疗后,小伙子身上的压红和小的破溃已经愈合消失了,也成功的拔除了胸腔引流管。我们“乘胜追击”,又跟他谈了一下对窦道进行处理的必要性,他终于同意了!终于,在护士们的陪同下,朱静琳医生对他的窦道深部进行了处理,并连接了一根引流管。过程中散发着的恶臭让人作呕,我们没有一人退却;小伙子虽然时不时地大喊,却没有说放弃。
又是一周,窦道引流管已没有脓液流出,小伙子自己也能在床上左右翻身了。医生护士依旧是每天给窦道清洗换药,小伙子也越来越精神。又过了一周,小伙子能让人搀扶着自己下地走动了!为了小伙子之后生活的方便,护工办又给小伙子换了一个男护工。
观察一段时候之后,医生拔除了留置尿管和窦道引流管,除了按时给窦道处换药,嘱咐他尽量自己活动。小伙子自己也特别听话,每天一有精神了,就让护工师傅扶着他在床边活动。
一切朝着我们所期望的美好方向发展。窦道慢慢痊愈了,小伙子能完全自理了,静脉点滴治疗也结束了…小伙子渐渐恢复了活力,会打招呼,偶尔能跟别人聊上两句,尽管有些羞涩,但我们看在眼里,心里甜甜的像捂了蜜似的…
小伙子现在的状态很好,用他的话说是“长胖了不少”,脸上也泛起了丝丝年轻人的活力,每天乖乖的配合口服药治疗,有时间让护工师傅陪着他在医院散散步,努力的恢复着。有时候他还主动帮忙照看旁边同样是只有一个编号的病人,督促他们按时接受治疗,告诉他们有需要找护士。
其实,医护人员对健康和生命的渴望是最强烈的,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真心,和病魔战斗,与死神抗争。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希望,也要让它开出美丽的花。
(荐稿: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