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
发表日期:2009-07-08
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夏溟 本页责编:原驰
|
|
1.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的特点有:临床症状明显,伴多毛症和女性男性化,儿童多见,病情发展迅速;尿17-KS增加明显,性激素水平高;影像学检查一般肿瘤体积大、直径常大于5厘米,重量一般超过100克;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包膜不完整;DNA测定多为非整倍体;肿瘤基因异常,包括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
|

|
|
|
2.肾上腺髓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肾上腺髓质恶性肿瘤的特点有:儿童、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恶性多见;恶性嗜铬细胞瘤常表现为持继性高血压、恶液质、血糖明显高;影像学检查B超肿瘤大于5厘米,低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肾上腺结构消失,血管周围淋巴结增大。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普通的临床病理学检查不能报告肿瘤的良恶性,绝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在病理上虽为良性,实际其临床行为表现为恶性。目前关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在体内不存在嗜铬组织的部位出现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原发部位的嗜铬细胞瘤有包膜浸润及血管内瘤栓形成,应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为淋巴结、肝、肺、骨等。
近年来,关于嗜铬细胞瘤诊断一些新方法介绍如下:131I-MIBG同位素扫描;111Indium-Octreotide(111In-ORT)扫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恶性嗜铬细胞瘤SOD活性低、镁过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降低是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指示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测定:恶性嗜铬细胞瘤NSE、PTH水平升高;神经元肽Y水平测定: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血神经元肽Y水平升高;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恶性嗜铬细胞瘤细胞DNA为异倍体。
3.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特点和诊断原则
无功能肾上腺肿瘤的特点:可发生与肾上腺皮、髓质的主质或间质细胞,包括转移性肾上腺瘤;并非绝对无功能,或表现为低下的内分泌功能;临床症状不明显,常由影像学(B超、CT)检查偶然发现;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大于5厘米,恶性可能性大。
无功能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原则:肾上腺功能测定;肿瘤良恶性鉴别;肿瘤是否来源于肾上腺。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
| |
|
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京ICP备11039022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