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国家各项事业的经济发展速度,从来没有这样又好又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代。开放后使国人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给人民带来福祉,深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80年代党中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使我们思想不断解放,因此,我立志努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1.积极献身抗癌阶段:
开放初期,我荣幸地被国务院、铁道部领导批准参加首次中国医学考察代表团,一行四人东渡日本访问,除参与东京第34届交通医学总会并参观国立癌研究机构,开阔了眼界,充实了自己。回国后对医疗科研工作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并且意识到形势大好,科学的春天到来了。1977年组建了铁路内首家肿瘤专科,经过五年临床实践后成立肿瘤研究所,填补了路内肿瘤科的空白,并为全路及协助海淀卫生部门进行培训肿瘤专业医生约150人。
离岗后我幸运地参与医科院肿瘤医院激光治癌研修四年,并任顾问。不仅更新了抗癌知识,又翻译英、日文激光医学最新信息百篇。同时深刻地认识到WHO所指出的1/3癌可以预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从此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主要面对广大离退群众,积极着手进行防癌知识的义务宣教活动。对象包括铁路系统、地方、本院离退人员等,合计15次宣教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获取访日考察的难得机遇,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动力以及做出这些微不足道的贡献。因此感谢党对我长期培养和教育。
在90年代初期我抓住机遇,积极参加国际性胃肠、乳腺肿瘤研讨会的口述或书面合作的学术交流,合计达20余次。使我一生难忘的是3次应邀演讲,包括东京第10届世界肠癌检诊、第35届消化道癌检诊学会和47个国家、地区参与的第10届世界肠癌治疗大会,并荣幸地获得1996年东京大会隆重颁发的荣誉奖状,为祖国争得荣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
由于此阶段接触肿瘤学者越来越多,因而抓住机遇进行大搭桥,来华传递最新治癌信息累计23人次。前后在郑州、沈阳、北京等地举行交流活动并任专业翻译20余次。至此,不仅拓宽了国际学术交流渠道,而且也活跃了我院学术空气,并赢得了学术声誉。由此可见,没有改革开放的难得机遇,我不可能在70岁前后的年华中,能为祖国做出这样的奉献。
2.改革开放后肿瘤方面的著书立说:
主编《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治》1983;《早期乳腺癌诊治》1990;《乳腺癌早期诊治》2006;《早期直肠癌》和《肿瘤研究所科研论文发表文选》2009。
参与翻译《肿瘤学》(英)1988;《癌症化疗》(日)1991。
参与编写《激光医学应用》1995。
在几十年的抗癌工作中总结了三个一百的“抗癌工程”,包括发表了英、日文激光治癌译文信息百篇;发表了包括外科、肿瘤科和肿瘤研究所协作论文共百篇;参加国内外肿瘤宣教、学术交流共百次。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尽管为祖国、为人民做了点滴奉献,但距党的要求相差甚远,至此深刻体会党的开放政策确确实实给我们祖国各项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只有经历过这种空前变迁的人们,才会有深刻的感受,才会倍加珍惜这个催人奋进的今天。这30年是我一生最重要的30年,也是获取最多的30年。
(荐稿:曾丽华)